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指示批示,传承非遗文化,了解红安绣活有关知识,聆听红安绣活发展传承故事,探寻红安绣活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到达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拜访了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和刘珊老师。
6月17日,拾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在刘珊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红安绣活传承中心,在红安绣活传承中心成员们对于红安绣活有关知识逐渐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如红安绣活的历史发展历程和基础制作工艺,欣赏了部分红安绣活优秀作品。红安绣活是红安当地人民群众伴随着地域风情、人文历史的演变逐步形成,不断完美的一门民间艺术,它与劳动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相伴相生,在地域风情的变化、人文历史的演进中,逐步形成、逐趋完美,红安绣活制作工艺包括绒绣、丝绣、挑绣等基础工艺。同时学习了红安绣活所具有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鲜明艺术特色。了解了红安绣活所赋于人们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机盎然的、富有田野清新感觉的艺术美的享受。同时,刘珊老师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红安绣活的寓意、构图、配色、针法所运用到的独具韵味的风格。红安绣活寓意载情载理、动人心魄;红安绣活的构图古朴典雅、疏密有致、简洁爽朗、浪漫活泼;红安绣活的配色更是独具民间艺术特色,色调丰富多彩;红安绣活的针法运用也有着其独特的风格,不拘一格,运用灵活。红安绣活那饱含着劳动人民朴实深情的寓意,充满丰富的生活激情和富有想象力的亦真亦幻的构图、大胆泼辣的配色、粗细至极的运针技法无不体现出红安山乡民间艺术的特色。
在参观过程中,拾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踊跃提问,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疑问,其中包括为何红安绣活能被纳入国家非遗项目而其他地区部分绣活却没有被纳入等问题;这么多年红安绣活是如何发展传承的;对于以后的发展老师有何计划等问题,传承人刘珊老师针对成员们的问题妙语连珠,在解答成员们问题的同时,让成员们充分了解了红安绣活与其他绣活之间的差别和有关红安绣活所蕴含的独特人文情怀。这些情怀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祝福,如外婆会在外孙出生前为其绣帽子,衣服,鞋子等日常用品,以表达自己对外孙的喜爱和期盼;又如在“黄安无女不绣花”的红安,女子会在自己学会绣活那天开始为自己绣嫁妆,在结婚当天请全村人挑选嫁妆,带着全村人的祝福走向生命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对于红安绣活艺术传承者来说,红安绣活就是凭着对大自然的景象、风土人情、先人的传说、师传的模式的感悟中得到的艺术形象作审美对象,用传统的技艺加上自身的创造作表现手段,将生活体验中累积的一腔质朴的热情痛快淋漓地释放出来,而释放出来的这些热情便成为了成员们在红安绣活传承中心中所参观的一个个精美的作品。
6月18日,拾遗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在红安绣活传习所中正式开始了红安绣活的课程学习,红安绣活传承人刘珊老师向成员们详细的讲解了针法的有关知识,并让成员们亲自感受绣活,成员们不仅学习到了定稿、画图、上绷等有关知识,还亲自设计图案,绘制底稿,在刘珊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渐熟练运用平针、斜平针、打籽针等基础绣活针法,在亲自感受和老师传教中逐渐与红安绣活拉近距离,感受红安绣活的无穷魅力和历史底蕴。
非遗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积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至今为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拾遗志愿服务队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植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红安绣活,为红安绣活文化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