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京梦华”之美称的河南省开封市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被誉为“八朝古都”,在这里不仅有着丰富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宝藏,也记载着近现代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中的奋斗与奉献。为学习、宣传开封市优秀红色文化,7月19日至7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追寻”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四名成员先后走访了开封市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纪念园、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青霞故居和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等红色景区,在河南省开封市展开为期三天的红色记忆寻访活动,进一步体悟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前夕,追寻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活动开始前首先确定具体实践时间与路线,之后团队四名成员于7月18日到达河南省开封市进行实践活动。
实践第一天,团队来到开封市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纪念园,瞻仰孙中山铜像、沈竹白纪念碑,缅怀在河南革命风暴中壮烈牺牲的十一名革命烈士。团队成员仰望中山先生庄严的姿态,在其铿锵有力的文字中,展开了有关那段革命峥嵘岁月的追忆。沿着石碑旁的小路往里走便是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和纪念碑、纪念壁。纪念碑位于圆形石台正中,在圆形石台旁屹立着纪念壁。通过壁文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在1913年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期间,河南的革命斗争异常激烈,开封作为省城付出了尤为惨痛的牺牲。在袁世凯势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开封血案后,河南革命党人依然高举辛亥革命旗帜,大力宣传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坚决反对封建独裁。烈士墓中长眠的是1913年在7月13日开封火药局爆炸案牺牲的5名烈士和在7月28日民立报惨案牺牲的6名烈士。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鲜血,激励着中国人民反封建、求解放,为中国革命道路书写了意义深远的一笔。
实践第二天,为深入了解刘少奇同志的革命岁月,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深入追寻先辈的足迹,感受峥嵘革命历程。成员们细细观察了刘少奇同志生前遗物,包括体温计,衣服帽子,印章等物品。看着这一件件旧物,一个鲜活的革命先辈的形象在成员们心中逐渐丰满。从刘少奇开封陈列馆出来,成员们来到刘青霞故居继续探寻。刘青霞是中国同盟会成员,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以及辛亥革命志士之一。成员们在刘青霞故居第一次了解了这位女性革命家的生平。她创办女校,参与革命,她巾帼不让须眉,她是坚强的革命后盾,热心的社会活动家与教育家。“不让须眉比女侠,平生慷慨不吝金,百万白银为中华” 。成员们深深为刘青霞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实践第三天,河南工业大学“追寻”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来到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据团队成员了解,该塔是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时所建,建塔过程中,冯玉祥接受僚属意见:“为一个人建塔,不如为全军阵亡将士建塔好。”,于是将其命名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塔上层高约十五米,其六面刻有碑文,由于当时工匠水平低下,旧痕未平又撰新字,而使人难以辨认,经细心揣测,方记下如下碑文,中层为: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拥护共产党,反对侵略战争,拥护中苏合作,保卫世界和平,巩固国防,爱护公共财务,肃清敌特,反对封建主义,拥护共同纲领;下层为:繁荣经济,发展生产,内外交流,公私兼顾,城乡互助。它巍峨挺拔的身姿和背后的故事令团队成员们肃然起敬。
英烈精神今犹在,红色血脉代代传。通过此次红色记忆寻访活动,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认同与情感共鸣。这些先辈们,用一生践行自己的革命目标,他们的革命岁月就是中国的革命历史。透过他们的一生,成员们仿佛重新走了一遍革命的历程,其中先辈的智慧,革命的艰难,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成员的心。革命精神永难忘,传承英烈精神是吾辈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红色基因都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有底气的出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我们仍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9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