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红色中国,薪火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高邮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团队成员被其讲述的真切的红色故事所触动,也被其坚定的红色信仰所感动。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当将党的精神融入血脉,把党的灵魂播入心灵之中。
回顾抗战历史
在高邮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的馆史墙上记录了这一经典战役的始末,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签署投降书,这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战事的完全平息。
此时,位于苏皖解放区南面的高邮仍被日伪军占据,日伪军企图调来扬州之兵进行反抗,另外,国民党也暴露出围攻解放区的阴谋,这两股势力对华中解放区带来极大威胁。
1945年12月19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指挥,发动了高邮战役,用一周时间收复了高邮城。
此役成为我党抗战史上的经典战役,高邮成为我军从日寇手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也是全国范围内歼敌最多的县城之一。绝大多数党史研究专家将高邮战役看作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感军民鱼水情
团队成员采访了高邮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游客张大伯,当谈到发生在身边的红色文化故事,张大伯便侃侃而谈,他告诉团队成员,自己年逾六十,虽没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抗战的残酷与艰苦,但他们仍然是那个时代的人。张大伯的父亲便是一民共产党员干部,其母舅是一名新四军战士。从小父亲就跟他讲述抗战时期军民互相帮扶的团结信念。那一辈的老共产党员干部从始自终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肯吃苦、肯牺牲、肯贡献,在那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代,哪怕自己家里的孩子饿着肚子、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就算吃糠咽菜,也要让母舅吃饱肚子,尽己所能让参加抗战的战士和战士的家属多吃一点粮食。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种出来的一点点粮食,老百姓们只要有所收成,也都第一时间上交给党和国家,大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心为了抗战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而这种经历对于张大伯的人生也有重要的影响,在采访中他谈到,这些经历教育他一切为集体着想、为别人着想。在大家都有困难的时候,互相之间能多帮助一点就多帮助一点,能多贡献一点就多贡献一点。同时他也告诫团队成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贫苦人家的小孩,不要觉得自己的条件好了就可以轻视别人,作为新时代新思想熏陶下的青年,更应当传承先辈的不屈精神,在代表着中国崭新形象的一言一行中发扬先进精神,展现红色中国的魅力。
发扬红色精神
通过本次采访,团队成员被张大爷的讲述带回了那个炮火喧天的年代,感受了在那个动荡年代里坚韧不屈且熠熠生辉的抗战精神,采访最后,团队成员感谢了张大伯的真情分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昔日的战争已成为历史,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人生活在和平年代,在无数先辈的奉献中走进新时代,但是在珍惜和平年代的同时也要铭记历史,追溯历史,反思根源。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代青年仍然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强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用饱含红色精神的崭新面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携手奋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