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身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云锦就是其中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其中的妆花代表着我国丝织工艺的最高境界。然而,当我们参观了南京云锦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云锦文化之后,我们发现:云锦的“前世”就像其色彩一样,光彩夺目、灿烂辉煌。而云锦的“今生”,却是风霜满面、历经沧桑。如今的云锦,无论是文化还是制作工艺,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我们团队的实践报告,将结合“一方土地,一缕记忆”之南京云锦专题调研等数据展开讨论。
一、云锦目前的发展状况
(一)对云锦的总体了解与接触方式
1、各地受采访者对云锦的了解情况不乐观
云锦、蜀锦、宋锦是我国的三大名锦。调研结果显示,对于云锦的了解情况,有基本了解的只占了9.09%,还有37.66%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可喜的是,受采访者中的南京本地人都听闻过云锦这一非遗文化。但痛心的是,没有人对其有较为深入前面的了解。我们的采访人群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其中绝大部分为18-30岁。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是继承云锦文化与技艺的黄金人群。黄金人群对云锦的了解尚且如此,云锦的传承前途堪忧。由此可见,云锦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2.市民接触到云锦的方式单一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大约一半的受采访者曾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间接接触到云锦。然而,通过参观云锦博物馆、前往云锦专卖店直接接触云锦的人只占很少的比例。通过学校学习获知云锦者比例也仅有13%。
(二)对云锦自身及其周边产品的价值探讨
1.云锦的艺术文化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
云锦作为一种丝织工艺,其产品多为服饰。然而,大部分受采访者认为云锦服饰的艺术文化价值大于实用价值。有32.47%的人认为云锦有“个人喜好”的价值。但对于那些真正喜欢云锦文化、产品的人来说,其欣赏价值仍应大于实用价值。通俗地说,云锦更多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穿的。
2.大部分人对有关云锦的纪念品、服饰更感兴趣
调研结果显示,对于购买云锦周边产品,67.53%的受采访者选择服饰配饰,57.14%的人会选择旅游纪念品。对高定服装和家纺家具的需求较少。
3.人们更倾向于新式云锦
结合“受采访者对云锦的了解情况”以及“受采访者接触到云锦方式”两张图表,有多少人真正看过云锦服饰也是未知数。云锦博物馆中的古代复制品,衣身多有龙、鹤等图案,色彩虽鲜艳灿烂,但已与现代审美严重脱节。因此,人们应更能接受符合大众口味的、现代风的新式云锦。相比于旧式云锦,新式云锦也理应更有市场。
(三)云锦面临发展困境的原因及宣传
1.宣传力度低,产品成本高、价格高是限制云锦发展的重要原因
根据调研结果,有大约61%的受采访者认为限制云锦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低,宣传方式单一。大部分受采访者对云锦的了解情况仅限于听闻,这就能佐证云锦的宣传力度可能仍然不够。其次是“生产技术难度大,成本高,销售价格高”,占比约52%, “未突出‘品牌点’、创新点,无太大竞争力”和“假冒伪劣产品多,难辨优劣,不易选择”也是限制云锦发展的相关原因。在新文化的冲击下,云锦应做好宣传工作,以取得社会的广泛关注。
2.影视、新媒体是人们希望接触云锦的媒介
根据图示数据,受采访者对“各式纪录片、宣传片、电影的影视方面的宣传”和“b站、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形式”对云锦的宣传效果更加看好。
二、云锦在发展及其保护上存在的问题
云锦在前世的辉煌灿烂并不意味着它的今生仍然光彩夺目。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云锦也遇到了严峻的生存问题。由于云锦宣传不力,再加上其工序繁杂,仅限手工生产,产量低、耗时长、成本高、学习难度大,这就导致云锦市场狭窄,销路不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心云锦的发展与保护,形成恶性循环。于是,一件件绝世精品陈列在博物馆中却无人问津,暗淡无光。现将云锦发展与保护面临的问题归结如下:
(一)对适合当下的宣传方式仍不够重视
“人家不了解,你永远走不出去”。最近,南京云锦与南京多家非遗携手,举办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可坦白说,若非有心了解非遗,能得知此活动的人少之又少。与开展线下活动不同,通过网络新媒体宣传非遗文化,受众不仅广,而且无地域限制,这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各种网络新媒体层出不穷,不少非遗也在各大媒体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号,借此宣传。我们也确实在多个平台上看到了有关云锦的官方号,然而,视频质量与播放数并不理想。此外,南京云锦明显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南京本地人可以通过云锦博物馆和云锦专卖店了解到云锦,但是对外地人来说想要了解到就不方便了。宣传的一种方法是出圈,云锦想要出圈,不仅要靠自身,还要靠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二)云锦的手艺传承面临重大困境
1998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复制出质量仅有49.5克的素纱襌衣,耗时13年。2015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复制出明朝万历皇帝龙袍,耗时3年。然而,老一辈高超的技艺却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目前,云锦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已出现断层现象。织造云锦的织机有数十种部件组成,结构相当复杂,学徒需要数月才能熟练操作。云锦最关键的织造技艺“挑花结本”,这需要传承人学习和研究数年。然而,在如今快节奏、偏现实的社会,除非是家族相传,有多少人会愿意为仅仅“听闻”过的一项非遗文化奉献一生呢? 再者,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可半途而废的学徒比比皆是,真正感兴趣的传承人又难以挖掘。
(三)工序繁杂,种类较少,难以开拓市场
云锦的工序由绞丝、筒子络丝、单丝打捻、并丝、复捻等组成,每一步都需人工辨别与修正。做工精细、高额的人工成本致使云锦服饰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低于欣赏价值,普通消费者根本不会购买。南京云锦研究所只能制作云锦相关的礼品、装饰品等,利润低的同时,也不能很好的展现云锦魅力。此外,云锦制作无法用机器替代,无法批量生产,再加上其图案多以龙鹤等动物、花草等植物为主,创新少,不符合现代审美,难以吸引到合作厂商。
三、南京云锦的发展与保护的建议
中国三大名锦,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宋锦最是雅气。南京云锦曾是中国织锦工艺最后一个里程碑,被前人称作“寸锦寸金”。云锦具有无疑极高的文化价值,对其继往开来的发展与保护根本就不应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去做的事。以下是对于发展与保护云锦的建议:
(一)政府主导与关心,社会才会关注
我国对于保护非遗文化意向非常重视,在政策上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受益”。在不断强调要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今天,保护南京云锦这一文化瑰宝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部门不能光说不做、相互推诿,而是应该实打实地投入资金与人力支持。南京云锦研究所曾靠出租房屋,用租金发放最低工资给员工。昔日辉煌的江宁织造府,却落魄成这副模样,政府理应负责。云锦的“好兄弟”,蜀锦曾从边远地区农村招收了一批学徒,开展蜀锦技艺传授,目前硕果累累。学习非遗文化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这些可以由老艺人和学徒共同付出。至于资金,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文化的投入往往在短期内看不到显著成效,但在数十年后,一件件绝世精品的问世,能为南京这座古城焕发出多少生机!只有政府真正重视这项文化,社会才会开始关心。人总是跟着政策走的。当政府提高了手艺人的红利和待遇,总会有人愿意尝试,那么非遗传承人的市场自然就会扩大。
(二)宣传需要适当出圈,面向国内甚至国外
去年,云锦与3D换装手游《闪耀暖暖》合作联动,开展公益活动,引起众多年轻群体的对云锦的兴趣与关注。此外,“闪耀暖暖”官方还拍摄了一部云锦探秘纪录片:《寸心》,播放量也相当可观。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出圈:宣传对了方向,也宣传对了群体。因此,应抓住种种机遇宣传南京云锦,让云锦被大众所熟知,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云锦还曾在春夏巴黎定制时装周上亮相,惊艳全场。这说明云锦有着向外宣传的潜力,能够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到南京云锦。
(三)不断创新,开发云锦新产品
南京云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复制过许多重要古服饰,积累了大量经验。在云锦博物馆中,我们已经看见了色泽艳丽的现代风格云锦服饰。然而,要想面向市场、融入大众,云锦还需不断创新,开发出物美价廉的周边产品,提高自身实用性。古代的云锦服饰,由于多用金线,不仅质地厚重,也仅限皇家独享。而且制作一件完整的云锦服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选择轻柔的材料,制作诸如钱包、贺卡等旅游纪念品亦会受到中外旅客的欢迎。至于高端服饰,在宣传到位之后,自然会有市场需求。
以上为“一方土地,一缕技艺”团队的实践报告。我们衷心希望云锦这一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以重现云锦前世的灿烂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9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