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群人用年轻的岁月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舍身忘死,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将自己的鲜血洒在了脚下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关爱革命老兵·重温峥嵘岁月”志愿服务团队通过走访抗战先辈,慰问烈属,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7月3日中午,志愿者陈卓来到家乡鹤壁市浚县新镇的邢固村走访慰问参加抗日战争的刘爷爷家中,并给他们带去慰问品。志愿者在与刘爷爷儿子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刘爷爷在1945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林彪麾下的部队担任中队长。刘爷爷与人们提起这段经历时总会乐观的说道“老天爷让他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小命”,能够存活下来是极其的幸运。对于抗战先辈们来说身体上的伤疤就是自己功勋的象征,刘爷爷儿子表示“父亲总是将自己的功勋本和作战工具包视作珍宝”,也将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珍藏在心里。刘伯伯向我们的志愿者展示了他父亲的立功证明书和几十年的作战功勋本,里面清楚的记录着刘爷爷当时所在的队伍,所担任过的职务以及所参加过的战役。志愿者表示被刘爷爷深深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所打动,充满了对浴血奋战革命前辈的敬佩与感激。
7月2日下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的志愿者陈子洋来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陈爷爷家中,向陈爷爷的家人了解陈爷爷的事迹。在陈爷爷家属的讲述中了解到,陈爷爷在抗美援朝爆发后,随部队去到朝鲜,部队跨过鸭绿江大桥,到达朝鲜战场,陈爷爷作战勇猛,屡立奇功,后被多次授予军功章。据陈爷爷的亲属讲述,因陈爷爷战场上表现勇猛在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时,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在天安门下接受检阅,但收到了国家颁发的奖状。志愿者表示,他还记得那时陈爷爷带上奖章的自然而然的肃立,九十余岁的耄耋老人的细微动作让他破防。老兵们的责任感不是只靠文字和语言描述的,而是真真实实的用自己的行动去做出来的。据陈爷爷的女儿和其警卫员回忆,陈爷爷一直告诉他们要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要从国家角度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发扬“螺丝钉精神”,哪里需要哪里钉,一定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听到这些,志愿者的内心充满了对的革命先辈心系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敬佩。
7月3日中午,家在永城市薛湖镇的学子蒋一帆看望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外曾祖父梁爷爷。虽年近期颐,但梁爷爷依然神采奕奕地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年轻时解放战争的经历,从他的话语中依然能感受到作战时的惊险万分,那一幕幕在他的描述中仿佛重现眼前。令梁爷爷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子弹从他的眼皮上捎过去,瞬间就开始流血,他想起了他的班长说的“轻伤不下火线”。原来战火纷飞,生死一线不只是这生硬的八个汉字,是上沙场征战的老兵们的切实感受。从枪林弹雨中前行到和平号声的吹响,取过散弹片的身体和留在记忆里的战友是老兵永远不能抹去的回忆。
7月3日中午,家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的学子王浩然来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王爷爷家中。在与王爷爷妻子王奶奶的交谈中得知,王爷爷退役后,去了粮食局报道,又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几年的钢铁大战,又在水泥厂、粮站等岗位工作过。王奶奶还表示多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生活。从王奶奶话语中依然可以看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和感激。通过聆听王爷爷的故事,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军魂与血性,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与骄傲,感悟到了今天的和平是如此来之不易。
在一次次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们被老兵们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和感动着,感受到革命老兵们身上不屈的斗争意识,和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激励着实践队员们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进一步树立爱国之心,筑牢报国之志,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