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旅游促乡村振兴发展,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巢湖学院“讲好红色文旅故事,展现乡村振兴成果”实践团于6月17日至6月20日在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进行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
长途漫漫,乞伴而行
毫无经验的七人组建了一支实地调研队,成员们结束繁忙的考试后立即投入三下乡的准备活动中,从毫无头绪到慢慢探索寻找方向再到确定目的地以及当地联络人,在相互交流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达成共识,这让每个人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力量。成员们都对此次三下乡之行满怀期待,虽是毫无经验,但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未来终可期。就这样实践团于6月17日踏上了征途……
几经转车历经山路十八弯到达目的地——汤家汇镇,过程可谓是“跋山涉水”。但这一路风景让实践团成员切身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连绵大山敞开了怀抱等待着实践团成员们的到来。
萍水相逢,他乡之客
抵达小镇的下午,实践团在街访的过程偶然发现了一户光荣之家,是一对老夫妇,常年住在老街上。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便成了小镇发展的见证人之一。老夫妻很乐意为成员们描述着小镇近几年来的变化,包括小镇的基础设施、游客数量等等。他们表示,因为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重视、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大力支持,让小镇一年年的富裕起来。成员们从他们口中得知,来此地旅游大部分是来学习红色文化、了解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老两口也希望此次实践团的调研能向更多人传播小镇的红色文化。成员们在这里体验了烧饭、种菜的快乐,在欢笑中度过难以忘怀的下午,也许这就是小镇独具风格的人情美。
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6月19日上午实践团联系到烈士子女的后代,这是一户常年与大山相依为伴的人家,他们的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成员们在交流中得知他们依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脱贫户,也深知这其中离不开他们辛勤劳动的付出。作为烈士子女的后代,他们没有忘记那份精神,一直延续至今。这户人家利用现有资源,种植了多种珍贵药材如天麻、茯苓等等,也种植了多种果树如桃树、石榴树、枇杷树等,依靠种植业取得稳定收入。虽然与外界交流少,但是他们依然记得小镇的红色故事,传承着小镇的红色精神,这份精神同时也激励着实践团成员前进。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挖掘红色精神内涵,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振兴家乡,逐梦前行
小镇产业基础较为稳固,多元特色产业发展较好,这一切离不开小镇优秀人才的大力支持。6月19日下午实践团很荣幸采访到了蘑菇场余老板。谈及返乡创业的初心,合作社负责人余敦友在采访中表示,最初为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号召,他选择返乡创业,想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做贡献。他在创业成功后毅然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小镇的振兴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致富不忘乡亲,他带动当地居民一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香菇从栽培生产到包装销售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借此机会吸纳贫困户家庭妇女,让小镇贫困户家庭多一份收入。他表示:“家乡一直在我心中,从小耳濡目染的小镇红色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从河南迁回金寨、从2013年成立合作社到2015年成立公司,打造了以农业为基础,绿色生态、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公司,汤家汇镇见证了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的日益扩大也带动了汤家汇镇的发展。”成员们从余老板身上学习到了不惧艰险的创业精神、心系家乡的建设精神、带动乡亲致富的奉献精神,让成员们切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感染力。一方水土一方情,实践团愿汤家汇能在这些优秀人才的带领下越走越远。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真正走入社会,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小镇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实践团的成员也意识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离不开每一个对于新生活、新面貌有着极高热情的人民。更加激励团队成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砥砺奋斗的共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青春力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5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