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三下乡:探索牡蛎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为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果,2022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照耀民心实践队往威海市乳山市白沙滩镇和尚洞村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寻找当地发展特色,探索沿海小渔村的牡蛎产业发展史和发展进程。
第一站——和尚洞村
据了解,近年来,乳山牡蛎持续在网络上走红,产量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可以进行牡蛎在暂养、冲洗、加工、出售一体化运营,在节约土地成本的同时,提供了牡蛎产供销一站式服务。带着对当地村民们智慧头脑的敬佩,实践队员们立刻动身出发,选择了牡蛎养殖集中的和尚洞村进行实地考察。
走进和尚洞村,海水的湿润感扑面而来,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堆满了养殖牡蛎的浮球。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村民养殖牡蛎的经历和发展致富之路,实践队员们走进渔民家中。
在与当地牡蛎养殖农户张先生的对话中,队员们了解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牡蛎养殖产业兴起。但当时技术水平低、养殖户分散,因此产量不高,销售渠道单一,大部分牡蛎只在当地市场上低价出售。渔民们不仅挣不到钱,还对当地海洋和岸带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就在前年,海阳所镇南宏北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一期工程,于2020年12月建设完成。安置养殖大户11户,小户33户。张先生谈到搬迁到新园区的感受时由衷地说,自从搬到了示范园进行集中作业,生产物资堆放规范了机械化装备也用上了,还有专业的人员来为我们进行技术指导。
交流到这里,张先生激动地带领着队员们前往他的牡蛎养殖区进行参观,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队员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给人民切切实实的财富。队员们紧随张先生步伐,看到村口停放着的海上拖拉机,张先生详细地向队员们讲解了海上拖拉机的工作原理。
改造后的示范园沿海滩涂干净,大片的养殖池整齐的分布。张先生说,远处大片的养殖场地,大多都是和尚洞渔民们的。为了促进牡蛎产业的发展,和尚洞村兼顾牡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两大方面集中规范管理牡蛎养殖业,同步实施岸线整治修复,才打造了今天靓丽的海岸风景线。
第二站——银滩海鲜市场
在和尚洞村民的建议之下,实践队来到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海鲜市场—银滩海鲜市场。实践队员们分为两组,分别对海鲜商户和消费者进行调查访谈。
随后队员们分析调查结果得出,消费者最为青睐的海产品正是当地的牡蛎。美中不足的是,部分消费者认为野生牡蛎更具营养价值,品质也越高,表示希望能够在当地市场购买到野生牡蛎。
对于牡蛎商户,他们不再仅依赖于当地的游客和居民,而是将消费市场拓展到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发展第三产业出口国外。广阔的消费前景,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他们对牡蛎养殖产业充满信心。
第三站——牡蛎加工厂
在探索了牡蛎产业养殖、原产品销售后,队员们又移步牡蛎加工厂,探索牡蛎产业深加工和可持续发展性。
据工人师傅介绍,夏季牡蛎生长季节相对清闲,而冬季工人们轮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为全国各地的顾客打包发货。现在牡蛎通过互联网+宣传、直播带货,顺丰邮递的方式,使全国各地的顾客可以品尝到乳山的牡蛎。
从繁忙的加工厂中走出,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维护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加工,提高牡蛎的附加值是必须之路。
依托海洋特色发展的牡蛎产业,村民们的嘴角上扬了,腰包变鼓了,为失业的村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村民们用一颗颗饱满的牡蛎记录了这个小渔村华丽的转身,每个细节都透露着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变化;实践队员用一张张相片记录下了乡村振兴的美丽成果,每个细节都展现着村民们的智慧和勤奋。牡蛎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完善还需要村民进一步打磨探索。
通过一天的实践,实践队员们探索得出,一个产业想要壮大,因地制宜是基础,关注生态是原则,百姓的勤劳实干促发展。希望通过此次实践,会有更多的农民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利用好身边的发展优势,谱写农村蜕变新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7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