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河南工业大学星星之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
2022年7月5日,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续把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发扬下去,河南工业大学星星之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以“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了2022年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团队成员到达“星星之火”的第五站——宁夏彭阳县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
据悉,1935年10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率领下,翻过长征最后一道天险——六盘山,来到彭阳县乔家渠村民家的窑洞里住了一夜,这里因此得名。大门左右两侧石碑刻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红色大字,这是出自毛泽东创作的《长征谣》里的一句诗。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是彭阳县首批“红色精神”教育基地,主要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体验长征路上的艰苦,学习红军的精神而修建。是体现红色精神的重要场所。
进入大门,讲解员重点为我们介绍了一口老井,经了解,彭阳县位于黄土高原,极度干旱,缺水,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村民还是给红军们给予了珍贵的水源。当地人民群众为了纪念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才修建此井,并将此井命名为“红军井”。战乱年代,人民亦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怎能辜负?这无不体现着红军给艰苦中饱受磨难的人们带来了希望,是人民永远可以信任的革命队伍。从中我们也能深深的感受到人民和红军战士之间浓浓的情谊。
长征宿营地的建筑大多是当时的窑洞,据了解这曾是毛泽东等住过的地方和临时指挥所。一些简单的旧家具,都是毛主席用过的东西,虽然旧,但又显得格外珍贵。看着这些东西,团队成员的脑海可以想象出长征路上红军们艰苦的生活条件。走进窑洞,那篇挂在墙上的《长征谣》首先映入团队成员的眼帘中,这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最后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的前身。那句最为经典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令团队成员的内心汹涌,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毅、不屈、执着与自信的革命情怀,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同样也告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衰退、奋斗精神不懈怠。
随后,团队成员又来到了临时指挥所,里面仅仅摆放了几张当时的战略地图,几把生锈的步枪和一些极为落后的武器。但是我们能从中理解到当时长征之路的艰难异常,步履维艰。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可以克服一切艰难,为中国保留了革命的火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这些落后的武器和这群年轻的战士才有了如今我们幸福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巨,更体会到无数革命先驱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
看着园子里红旗飘扬,听着播放的红歌,团队成员们仿佛化身成红军,回到了那个年代,踏上了这条不同寻常的“长征路”。红色精神顾名思义就是用战士们的鲜血铸成的一种精神,索尔兹伯里说过:“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走出长征宿营地,团队成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对于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已经消散,但和平发展的今天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梦想与国家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是因为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学习老一辈红军的精神,做新时代的红军,传扬红色精神,发展红色精神。这样,我们的个人梦与国家梦才能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