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三下乡”:十指春风挑诗话 千年非遗促振兴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张宇星

为进一步保护宣传苗族挑花文化,赓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历史,探究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浸润下泸溪县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泸溪县调研分队于7月20日抵达洗溪镇芭蕉坪村参观调研。

芭蕉坪村,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苗寨,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芭蕉坪村于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被授予“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于梁家潭乡与吉首市排绸乡、古丈县河蓬乡接壤之交汇,多乡纯苗地区村寨之中心,芭蕉坪村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数纱”、“跳香”极具少数民族特色,村里苗族挑花普及程度高达90%,苗族妇女几乎人人会绣、家家爱绣。

村妇联主席张自梅女士及村干部热情地接待了团队一行,为团队成员介绍村寨里的别致风景及苗绣挑花发展情况,在一片湖光山色、晴芳潋滟中,团队一行用手中设备实时记录,获取详细资料并在张主席的带领下拜访了村寨里极具代表性的绣娘家庭。

踏着青石板砖,拨开轻纱薄雾,团队一行寻寻觅觅到达了村寨著名绣娘梁仁莲奶奶的家中。梁奶奶正忙碌在厨房中,看到团队成员的到来连忙放下手中家务,热情邀请团队进入里屋。还未来得及自我介绍,梁奶奶便热情地拿出她精心制作的苗族挑花制品向团队成员展示。梁奶奶介绍到自己平时制作的作品多以头帕、鞋垫等日常用品为主,莲花、蝴蝶、喜鹊鸟都是奶奶的纹样来源。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由于其耗时过长、顾客来源不稳定,苗族挑花大多作为一种副业来为家庭创造收入,作为销售情况较好的家庭,苗族挑花产品为梁奶奶家创收也只约有2-3万左右,加之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影响,挑花产品创收仍呈收缩之势。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我们询问到村寨是否探寻一些新举措新路径来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时,梁奶奶眉梢带喜,向团队一行展示着着村寨里面草鞋、挑花作品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带来的卓越成效,并殷切嘱托团队成员要承担大学生的责任使命,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之瑰宝。

在告别梁奶奶后,张主席又带领团队一行来到杨庭莲奶奶家中。杨奶奶年事较高,与团队成员间语言沟通存在问题,便叫来其女儿与团队成员进行交谈。在交流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现在村寨里面主要的销售模式是公司订单以及游客散买的形式,其中公司订单会将原材料和产品要求都下发给村寨绣娘,绣娘们完成制作后将产品寄回即可获得收益,缺点在于这种形式目前订单较少,创收效果不佳;其次游客散买的形式由于受到疫情冲击,目前基本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杨奶奶及其女儿表示目前苗族挑花发展情况还是较为严峻。

与此同时,杨奶奶向团队成员表达了其担忧:“技艺养不活人呐,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芭蕉坪村空心化较为严重,留守在村子里的人多为幼童及60岁以上的老人,加之苗族挑花生产程序繁琐、耗时较长,目前传承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杨奶奶表示自己的女儿也只在十几岁的年纪学习了一点苗族挑花,孙子一辈更是无从谈起,年轻一辈不愿意学习的话,很担心这门技艺会就此消失。空心化除了影响传承人的选择外,也为苗族挑花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创收带来了极大影响,原本苗族特色节日“三月三”、“六月六”是为村寨里的年轻人们提供交友交际的节日,现如今村寨里的年轻人急剧减少,对苗歌、拦门酒等活动形式发展不起来,参加的人员也多为中老年一代,使得苗族传统节日失去了其原有韵味,经济创收效益也大打折扣。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民族文化事关民族命运,是民族存亡之本,在新时代,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不应被冲刷侵蚀,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应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重新向世人展示其绚丽生机。青年一代更是要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为往圣继绝学,为民族谋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2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佑苗实践队——始生如蘖,“佑苗”参天
实践队介绍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佑苗实践队是一支队员返家乡通过采访、调研、社会宣传的形式,调研家庭儿童性教育以及儿童自我保护知识普及情况,针对家庭性教育缺失问题,以绘本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宣传的暑期实…
调度水资源,保障太湖供水安全
6月份以来,太湖流域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7成以上,梅雨期降雨严重偏少,导致太湖水位持续下降。7月16日10时,太湖水位降至3.16米,较常年同期偏低0.40米,为近20年同期最低。气象部门预测,因近期太湖流域降水仍然…
活力青春,运动相伴 ——南师红会“博爱相随,文满芳华”暑期实践系列活动之健康教育课程
7月1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博爱相随,文满芳华”暑期实践团队健康教育小组来到南京市宝船社区,面向社区的流动儿童开展了以“活力青春,运动相伴”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程。主持人茅嘉慧通过生动的演绎,向孩…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音乐同行
为缓解乡村师资力量匮乏,促进乡村教育全面发展。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分队在仙桃市干河街道王老村党员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音乐课堂系列支教活动,为小朋友们带来生动有趣…
树立屏障,携手抗疫 ——南师红会“博爱相随,文满芳华”暑期实践系列活动之生命安全讲堂
7月1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博爱相随,文满芳华”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南京市宝船社区,面向社区的流动儿童开展了以“树立屏障,携手抗疫”为主题的生命安全课程。本次课程旨在让孩子们了解传染病的常…
从住房变迁看中国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住房改革的40年,中国居住条件的变化可谓40年来改革开放的缩影。40年来,中国住房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未来的几十年,中国的房改之路仍将在砥砺中前…
不负青春年少
2022年7月20日星期三,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线上支教的第17天。在清晨,阳光不燥,微风正好。天空经过昨晚一夜雨水的“洗礼”也变得格…
湖北学子三下乡:歌谣袅袅进校园,乡村教育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0日电(通讯员张磊)为守护乡村留守儿童,维护留守儿童童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7月20日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仙桃市三伏潭村党员群众服…
礼赞新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接党的二十大首批重点节目片单发布
7月20日,礼赞新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接党的二十大首批重点节目片单在北京发布。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活动,并与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
三下乡丨正确认识情绪,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在表达方式,一般有喜、怒、哀、乐、愁。积极健康的情绪带给人力量,使人开心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而消极悲观的情绪使人陷入低迷悲观的状态当中,甚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