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习古思今——“雏鹰·圆梦”团队祝站二中开展古诗音乐鉴赏课程

来源: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吕家豪 周陶雯婷

习古思今——“雏鹰·圆梦”团队祝站二中开展古诗音乐鉴赏课程

7月18日消息(通讯员 吕家豪 周陶雯婷 梅铭洋 毕艺骞 孙梓棋 报道)2022年7月18日,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走进基层、以爱筑梦“雏鹰·圆梦”美育教育团队祝站二中小学组在孙赛龙的带领下,共6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来到了祝站二中定点开展辅导活动。为培养少儿的感知能力,增加孩子的情感体验,志愿者们开设音乐课与开展古诗鉴赏课。

古诗内容丰富,春、夏、秋、冬,写景、咏物、抒情,应有尽有。学生读古诗词,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诗词文化,而且能让他们学会正确发音,锻炼口语朗读能力,提高说话语感,让学生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古诗在遣词造句中讲究平仄、对仗、韵律,学生读古诗词,能大量积累词汇,能丰富自身的文学语言。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诗,多背诗,能为其今后高雅风趣的谈吐、妙笔生辉的写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霍姆林斯基说:“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人没有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而“诗是最能陶醉儿童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古人常在诗歌抒发情感,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建功立业的豪迈、对真挚感情的珍惜……任何一种情感,你都能从古诗词中体会。虽然无法亲身体会那么多的情感,但是多读诗歌的孩子,能从诗词中丰富内心世界,印证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随文识字,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格修养。

古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背诵经典古诗,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文以载道,古诗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载体,是祖先运用了最灵动的、最睿智、最精辟的诗的语言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古诗词工于音韵,注重意境,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经典。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采,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古诗的学习和诵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对孩子优秀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午13:50志愿者们为五年级同学普及和推广农村音乐教育,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目前,音乐已被纳入高考和艺术考试范畴,音乐教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在中国,农村学校占比大,学生人数多,农村地区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经典古诗词融入音乐教学实现音乐与经典诗词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实现音乐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欣赏音乐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境界,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咏流传这一形式,通过古诗词改编音乐作品,这一音乐教育形式的创新,加强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重点,通过对经典古诗词和音乐的欣赏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志愿者们想要看到的,志愿者采用“经典咏流传”提升音乐教育实效,方式加强农村音乐教育的创新之举,家庭和学校要努力营造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古诗词和经典音乐的教学和普及,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接触和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审美意识情感和道德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利用古诗词改编的经典音乐,是一门善于表达和唤起思想感情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刺激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然后通过一定的思维拓展和联想,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引起学生的强烈情感共鸣。

活动结束后,采访到孙赛龙,他说到:“通过经典咏流传这一形式,推动古诗词改编歌曲走进农村音乐教育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音乐的熏陶中学习了古诗词的意蕴和内涵,同时提高了艺术和文学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2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车211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南京有关“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实践队
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更好地促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7月3日上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减”政策实践调研团来到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小学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走访调查。实践团成员到达学校之后,…
足球基本规则讲授
今天我所讲的课程是关于足球比赛中的基本规则,其中包括比赛场地和比赛用球、队员着装要求、比赛的计胜方法、比赛过程中各种犯规的判罚标准、界外发球方法以及定位球的分类和开球方式等。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
浙江理工大学:“指尖上的生物课”,让生命科学的种子深入“童” 心
浙江理工大学:“指尖上的生物课”,让生命科学的种子深入“童”心“当铁盐遇到阳光会发生什么神奇现象呢?”“人类ABO血型是如何鉴定的呢?”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的支教教室里,一堂生动有趣的亲子手…
论黄略醒狮的体育价值
舞醒狮的表演程序是: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头佛戏狮……采青是高潮。采青分“采高青”和“采地青”。“采地青”又分水青、蟹青、桥底青、拆字青等。套路丰富,多姿多彩…
助贷宣传,助学圆梦
为进一步推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前往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春风吹到有需要的地方,帮助莘莘学子圆梦大学。2022年7月8日,文传…
暑期社会实践|计控学院暖风支教实践队携手福建义工支教团正式出发啦!
暑期社会实践|计控学院暖风支教实践队携手福建义工支教团正式出发啦!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的时代号召。2022年7月8日下…
湖北学子三下乡:筑梦成长路 我们在行动
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仙桃市陈场镇陈场一小带来了别样的趣味…
湖北学子三下乡: 青春不负韶华 爱心陪伴成长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关爱正能量,了解留守儿童处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前往仙桃多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
安财学子三下乡:感受皖域乡村历史,探索新型城镇建设
安财学子三下乡:感受皖域乡村历史,探索新型城镇建设大学生网报合肥7月15日电(通讯员喻慧怡)近日来,国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强调在产业支撑、人…
湖北学子三下乡:童心童梦 关爱永恒
为响应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前往仙桃市陈场镇陈场一小正式开展支教活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