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苏州大学王建法学院“赏非遗之旖旎,析传承之法理”微光计划非遗保护队来到蛙鼓蝉鸣的阳澄湖畔,参观苏州市阳澄湖舟船文化艺术馆,并拜访了苏州太平船模非遗传承人徐海林老先生。
初见舟船文化艺术馆,只能用“朴实”来形容,它不同于一般气势恢宏的博物馆艺术馆那样,更像是阳澄湖畔普普通通的渔民,静静地盘坐在湖畔,为来者叙说着自己平凡的一生。船模虽小,却不失细节。龙骨、甲板、桅杆等一系列构造,经由木头打磨、抛光、打蜡拼接而成,船身上点缀着铆钉,绳索,桅杆上船帆迎风招展。站在馆口向内望去,这一个个摆放在支撑台上的舟船给人以“百舸争流”之感,极为震撼。上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下至解放战争时期渡江第一船,中国两千多年的舟船历史浓缩于这一小小展厅之内,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则是挣脱了空间的束缚,在翅尖的长河之中代代流传。
图为苏州市阳澄湖舟船文化艺术馆。
在参观过程中,徐老先生向队员们讲解了船只驱动工具由槁到桨再到橹的演变过程,“其中的原理,在今天的造船工业上仍被运用,可见我们的祖先多么了不起!”徐老先生感叹到。在斑驳的木船模型上,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熠熠生辉。
图为徐老先生向队员讲解造船工艺。
谈起徐老先生的得意之作时,他拿出了自己制作、后赠送给香港航海博物馆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宝船的照片。香港海事局方面前前后后三顾茅庐,来访多次,对于该船模的要求甚是严格。在查阅众多史书古籍后,徐老先生采用了《天妃经》中关于郑和宝船的唯一一幅图像记载的画作,经过细致地创作后,所得的作品美轮美奂,确有《明史》中“四十四丈,广十丈八者六十二”磅礴之感,让人仿佛身临盛世,回到那旌旗蔽空,扬帆启航的那天。作品递交香港海事局后,对方也是对着巧夺天工的宝船赞不绝口,对徐老先生精益求精的技艺以高度的评价。
图为徐老先生向队员们展示自己的作品集。
“人世间走一遭,为的便是在这社会上留下些什么。”徐老先生热切地说到。家乡位于鱼米之乡的苏州,呱呱坠地于舟船之上,徐老先生从小起便对舟船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现代交通发达,传统交通工具渐趋衰亡的当代,徐老先生认为应当有人接过责任,将中国辉煌的舟船文化镌刻于世人的记忆之中。他认为船文化不应当只在家族内传承,而是应当在全民族中传承。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舟船文化一定会迎来期盼已久的复兴!
图为徐老先生与队员们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