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人物专访:百年巧艺传薪火,十载耕耘创辉煌

来源: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赴马迹塘镇学习团

指导老师:邹菊云,外国语学院通讯员:陈英姿,郭思瑶。2022年7月13日,为了深入了解马迹塘故事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党史理论学习团前往马迹塘故事陈列馆,对马迹塘故事第六代传人詹儒珍进行了采访。

弦歌终不辍,薪火永相传

詹儒珍爷爷今年78岁,从事故事表演已有五十多年。詹爷爷五六岁开始学习故事表演,十多岁登台演出,迄今出演了大大小小几十场表演。“美人窝”、“许仙游湖”、“三打白骨精”、“江姐”等故事,无论是经典故事还是新创故事,詹爷爷都是烂熟于心。前几年由于身体原因,詹爷爷才退居幕后,担任动作和技巧的指导,不再上台表演。在采访过程中,学习团成员了解到目前马迹塘故事的推广普及工作正处于准备阶段,爷爷准备筹办一个大型培训班,他表示对马迹塘镇所有的村选送过来的人都会好好培养,每个人都能成为故事表演传承与发展的接班人。爷爷殷切希望新一代传承者能够不断努力,创造更大的舞台,让马迹塘故事表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迹塘故事陈列馆成立至今已有十年之久,故事演艺者一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尽管存在许多困难,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群众的日益重视以及表演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演艺团也取得了不少值得骄傲的成就。当学习团成员问到是否有让马迹塘故事走出桃江、走出益阳,让更多人知道的想法时,詹儒珍爷爷骄傲地回答道:“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达到了”。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纳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在首次举行的湖南省非遗保护宣传评选活动中,“马迹塘故事”成功入选“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团成立至今,一代代传承人戮力同心,奋楫笃行,让马迹塘故事从小镇走向更大的舞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一充满魅力又震撼人心的民间艺术。可当学习团成员询问爷爷是否有去别的省甚至到国外去演出的打算时,爷爷却说由于存在经费紧张和文化差异等困难,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但如果别的地方邀请他们,他们一定欣然赴约。

无论条件多艰苦,他们都会一直表演下去。虽然爷爷一直面带微笑,但是也不难看出在坚持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乘时代之风,踏革新之路

马迹塘故事的表演大多以小朋友为主,因此詹儒珍爷爷说要想将这些故事传承下去,必须从小孩子抓起,让更多有兴趣、有想法的年轻面孔加入进来,才能使马迹塘故事得到“新的发展、新的传承、新的创新”。

“马迹塘故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詹儒珍爷爷说,“故事是以人们的思想为依托的,不论什么内容都可以制作成故事。”之后,詹爷爷以经典故事《白蛇传》为例,向学习团成员详细介绍了故事创作的过程。谈到故事的创新时,詹儒珍爷爷说,不止故事内容可以创新,故事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比如说2014年演艺团到省里参加建国65周年庆典时,创新性地改变了从前人工抬道具的方式,采用轮子推着走的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

最后,詹爷爷提到了新一代故事传承人的培养问题:有关办培训班的计划已经处于准备阶段,预备今年收人,这也是他们能为文化传承作出的一点贡献。有关培训,詹儒珍爷爷强调,他们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这个是无偿培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努力。詹爷爷相信,通过演艺团和马迹塘各村庄干部的不懈努力,马迹塘故事一定会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姿态。

思想作出了改变,培训班在今年之内试办,接班人也可以通过新的形式选出。詹儒珍爷爷说虽然第八代传承人已经有人选了,但是村里面选出来的人中如果有更好的人选,预选人也可以更换。这个传承人不是说只有他们原来故事表演班子里的人能当,其他村里面的人也一样可以。

承文化风采,展光明未来

作为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詹儒珍爷爷说,他感到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在政府、保护单位的科学领导和演艺团的不断努力下,马迹塘故事已经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了。通过詹儒珍爷爷等故事表演者的传承与发展,马迹塘故事表演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每逢春节、端午等重要节日,他们都会登台表演。外地人请他们去演出,他们也从来不会推拒。而且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在,网络上关于马迹塘故事表演的资料也越来越全面。马迹塘镇以外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它。

马迹塘故事表演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到詹儒珍爷爷这里,已经是第六代。詹儒珍爷爷强调青年人想要成为马迹塘故事表演传承人最重要的就是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詹儒珍爷爷表示:“想要做好马迹塘故事表演,有三点关键:第一就是思想上一定要爱好这件事情,这是重中之重。小孩子贪玩,但学这个的基本都是五六岁的小孩,所以他们一定要对这个事情感兴趣,才能学下去;第二个就是马迹塘各个村里面人才的筛选,要选出人来。第三个就是他们培训村里面送过来的人才,肯定是全心全意教授的。”之前这门技艺一直都是保守的,现在他们准备把这门技艺毫无保留地公开,让更多人来了解故事表演,来学习这门传统技艺。

最后,当问及詹爷爷对青年一代传承人有什么寄语时,詹爷爷十分真挚地说:“只靠我们这些人代代相传,马迹塘故事表演是无法得到更好传承的,一定要更多的人来了解它,学习它,而且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通过本次访谈,团队成员深受启发:作为新一代青年,学会欣赏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探究、挖掘非遗文化的魅力,向大众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技艺,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工电气学子开展“爱心助学”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相关政策,2020年7月中下旬,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学子组建“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电气工程1905班陈艳青同…… 陈艳青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学,温暖你我——湖工学子开展学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业帮扶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以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在各自的家乡就近开展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 郭梦雨 邹琪红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心助学 让爱坚守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以“爱心助学,学业帮扶”为主题,开展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从7月15日开始,身处各地的实践队员们走进家乡教育事业,充分……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走访部分农村地区 调研目前农村教育现状

团队名称:“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团队调研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7日调研地点:湖南省部分乡县作者:陈艳青【摘要】2020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和国家强调乡村脱贫教育先行。…… 陈艳青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我的实践日记——爱心帮扶,传递温暖

我是陈艳青,系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905班学生,湖南工程学院“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实践团成员,于7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乡镇开展社会实践。第一站裕农小学在接到学校暑…… 陈艳青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学子献爱心 学业帮扶进乡村

为积极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贡献青年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学业帮扶实践队的8位队员们于7月中下旬,走进农村,分别…… 陈艳青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岭师学子三下乡:支教接力棒的传递
岭师学子三下乡:支教接力棒的传递7月15日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团委“三下乡”理论宣讲社会实践队支教组的少部分老师迎来本次实践的最后一节课,但是他们依旧认真备课,让自己的最后一节课更有意义。时间匆匆,小…
童心绘梦 多彩课堂:心火支教团天门队开展趣味美术课
天门队讯(通讯员罗君怡摄影杜昊珈)7月15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天门队队员陈思竹通过一节别开生面的趣味美术课,带领马湾小学的学生们在多彩课堂上学习水果的趣味绘画方法。课程开始时,陈思竹先展…
暖巢·情寄夕阳:一片真情寄夕阳,一颗爱心暖空巢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孟母对孟子不舍的母爱。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话题中,不断攀升的中国老年人口占比让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郧阳特色产业,探寻小小香菇的振兴力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一股强劲的春风,催生郧阳特色香菇产业在郧阳大地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开花结果。7月14日上午9时,湖北工业大学“数视乡村”实践团队前往调研郧阳重点香菇种植…
关于乡镇权责不对等问题研究
通过和C镇镇长的座谈中,镇长向我们说到了他认为在C镇现在存在一个在落实国家政策方面,乡镇权利和责任不对等,不一致的问题,分别是地方政策下行时的层层加码和体制机制改革两方面的问题。一、地方政策具体…
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思想,延续革命精神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5日电(通讯员刘梓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伴我同行之党史宣讲
撰稿:吴坤梅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陈活琳于7月10日在吴川市覃巴镇上榕村小学,给四年级的学生上党史宣讲课。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红领巾的“红”和红旗的“红”都是革命的鲜血染红的,用红领巾为载体来展开…
现代新型合作社相关问题研究
从我们对D村的调研发现,该村是一个有着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的乡村,在产业发展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依靠现代新型合作社的方式发展,本文章主要针对现代新型合作社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一、当地合作社基本概况…
湖北学子三下乡:溺水警钟时常鸣,安全时刻记心中
为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护、自救的能力,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三伏潭小队举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志愿者们向学生们强调了暑…
时代在新,我们在行
今天队员们对村里面的老人进行了科普活动,给老人们科普了卫生安全,给农村留守的老人孩子普及点急救常识---就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等。一次活动,一个进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想我们的每一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