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15日电(通讯员 赵楠)
婚礼习俗作为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婚俗改革,倡导健康、文明的婚礼习俗。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区的婚俗发展现状,以及婚俗改革在地区的落实情况,宣传具有时代价值、符合现代观念的正确的婚俗文化,倡导文明的婚俗新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传媒学院“助力现代化”小分队于2022年7月15日在潍坊市临朐县的部分村庄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对村民们的访谈,了解当地的婚礼程序、习俗,询问他们对于婚礼习俗、婚俗改革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并且积极向他们宣传健康向上的婚俗文化。
在实地调研开展之前,成员们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大家集思广益,发表自己对于调研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分享,最终达成共识。然后在队长的分工安排下,队员们进行了几个地区婚俗资料的收集、婚俗改革政策的整理以及国内外关于婚俗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查找等工作,为撰写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提供理论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通过与村民的沟通交流,对当地的婚俗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婚礼开始的前几天,女方会组织部分亲属去男方家装柜子,就是把女方的陪嫁之物比如说被子、家具等物品拉到男方家,意味着女方以后要从原来的家庭融入到新的家庭。婚礼举行的那一天,新郎新娘要在凌晨的时候就开始梳洗打扮,图一个赶早的好彩头。准备好之后,男方要去女方家接亲。新郎及其伴郎只有通过伴娘们设置的种种考验才可以顺利见到新娘。新郎要能够找到被藏起来的新娘的婚鞋,才能获得接走新娘的资格。村民们说,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其实就是想告诉两个人走在一起不容易,要面临很多挫折和考验,希望可以彼此珍惜和爱护。两个人还要通过共吃一碗饺子、一个鸡蛋、小孩压床、跪拜新娘父母等程序,即可接走新娘,赶往下一段流程。之后就是婚礼的正式举行环节,村民们表示,之前一般都是接到男方家里举行婚礼,后来更多的可能选择在酒店、在户外等地方举行婚礼。结婚第二天,男女双方需要向男方的父母敬茶,但是现在这个程序基本上不太用了,少数一些家庭规矩比较严格的家庭还保留着。之后会去给家族里的长辈们问好,长辈们给新人送上红包表示祝福。结束后两位新人会去祭祀男方的祖先,表达敬重之意。结婚第三天,男方和女方需要回门。也就是两位新人一起回女方的家里热闹一下。两位新人也需要祭祀女方的祖先。最终完成回门之礼。
走访的村民中大部分是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既对自己所处的年代的婚俗比较了解,同时也见识过现在的一些婚礼形式。因此他们对于婚俗的发展演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的。有村民表示,现在的婚礼不论从形式上还是流程上都变得比较复杂。以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更加注重节俭。彩礼多的几千块、一两万块,少的几十块、几百块,有的甚至一分都没给。嫁妆也很少,多以被子、实用器具为主。现在不同,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彩礼普遍都在六万块以上,有的还要求有车有房。嫁妆也更加多样化。有的村民表示,婚俗也比之前更加多样、繁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之前就是新郎去新娘家接亲,回去拜堂成亲,就走个过场。而现在,不仅时间范围广,还包括一系列的程序。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婚俗也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在问及村民更愿意怎么办婚礼这个问题上,是出现了不同的答案的。少部分村民表示,婚礼还是越隆重越好,觉得这样更热闹、更有意义、更有面子。更多的人还是觉得婚礼应该从简和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他们觉得婚礼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两个人能够过好以后的生活。也要看双方的经济条件,不要给家庭带来太大的压力。村民们谈到,现在很多人为了追求面子,一昧的铺张浪费,在家里办了酒席,还要到酒店再办一次,买过多的礼炮等等,是比较浪费的,不应该提倡。
另外,村民们也表示之前是存在着一些婚礼陋习的。比如说打夯,几个人分别抓着新郎以及伴郎伴娘们的手和脚,把他们往上抛,然后再接住。虽然很热闹,但是很危险。村里还出过几个因为打夯受伤的事情。每次打夯的时候,长辈们都比较担心,还会上前劝阻一下。后来村里就禁止婚礼上打夯,各家各户结婚的时候也就慢慢没有这一项了。比如说婚闹,为了婚礼更加热闹,有的人就去跟伴娘们开玩笑,但是有的时候会很过分、很低俗,闹出不好的事情。村里现在也禁止婚闹了。提及推行婚俗改革,村民们对具体的政策并不了解,但是通过这些明令禁止,他们是可以感受到改革的推行的。他们表示非常支持推行婚俗改革。文明办婚礼、办文明婚礼,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等等,这都是村里提倡,大家愿意去践行的。对于感兴趣的村民,队员们还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婚俗改革、文明婚俗等政策、知识的宣传,让他们更加了解文明婚礼的内涵,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践行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尚。
提倡婚俗改革,宣传文明婚礼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要认识到有的地区的婚俗依然存在着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号召,更需要民众自觉践行文明婚俗新风尚。推动婚俗改革更加贯彻落实,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