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黄河就享有“母亲河”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摇篮。
不过,黄河也有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引发的洪涝灾害,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历朝历代,如何治理黄河,都是重中之重。
下面,咱就来看看历朝历代都是如何治理黄河水患的。
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华夏先辈们基本采用的都是“疏通为主,围堵为辅”的策略,比如著名的“大禹治水”,大禹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沿着低洼的地势,动用大量人力开挖河道,让黄河沿着既定水道顺势进入大海。
孟子曾评价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所谓的“道”,就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对黄河进行治理,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也迅速发展,尤其是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一旦遭遇黄河决口,损失就会非常惨重,于是,围堵的策略就登上了治理黄河的历史舞台。
所谓围堵,就是指沿着黄河流经的河道两岸,修筑起坚固的堤坝。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堤坝灵活性很高,原因在于黄河历年频繁改道,这就要求堤坝的修建也要随着黄河的改道进行变化,尽管修筑繁琐,但围堵策略在当时还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保障了老百姓的稳定生活。
在接下来的两汉到宋元近千年的时光中,历朝历代的治水策略都在奉行“疏堵结合”这一原则。
提起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上河”,人们可谓是深恶痛绝,一旦决堤,危害极大。其实,“地上河”早在西汉末期就已经形成了,在东汉永平12年(公元69年),黄河在河南地区发生决口,导致河道南移,给沿岸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于是,汉明帝立即派出王景和王吴两位大员,赶赴河南地区进行治水。
王景和王吴抵达河南后,对黄河决口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最后拿出了治理方案,分别是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建立水门等措施。其中,最要紧的就是修筑堤坝。
因为黄河携带泥沙量特别大,已经形成了“地上河”,而进入汛期后,黄河水量暴涨数十倍,泥沙量也相应剧增,如果按照以前的堤坝形式进行修筑,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进入汛期后又将重蹈覆辙,徒劳无功。因此,王景决定修筑双重堤坝,将黄河水从内堤的上游水门放出,经过外堤的阻挡,再从下游的水门中回流到黄河中。
这个工程虽然繁琐,耗资巨大,但它的好处却是能将黄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量堵截在内外堤之间,这样一来,既加固了堤坝,使之更加牢固,又延缓了泥沙堆积而抬高河床,对“地上河”情况有一定的缓解。
正是王景、王吴等人的这个创举,让黄河在之后800多年的岁月里,都没有发生过重大决口,河道也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可谓是利在千秋。
到了北宋时期,对黄河的治理进行了大量的方案试验和投入,包括修筑堤坝、堵塞决口、开挖引流水道等等,但让人遗憾的是,宋朝统治者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没有将民生福祉作为首要目的,而是把黄河打造成抗击外敌的军事“天险”,因此,此举不仅使当时的百姓深受其害,也让后世对其不断指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3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