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水患之治到资源之利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晓阳

黄河治理简史(1):从水患之治到资源之利

黄河安全事关黄河流域两岸百姓的幸福生活,黄河治理成为历朝历代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历史上有汉武帝亲赴一线指挥黄河堵口,有康熙帝亲自钻研水利理论进行水准测量,更有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投入到黄河治理的队伍中。谈及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跳不出利弊二字,而纵观黄河治理史,本质就是针对黄河实施的一系列趋利避害措施。

逻辑上讲,黄河治理有一个重心转变过程,而弄清这一转变过程对理解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让我们翻看历史的画卷,走进那些治理黄河的历史人物,尝试梳理出黄河治理重心转变的历史脉络。

1、黄河治理重在水患防治

大秦帝国建立之前,黄河治理的初心和重心基本都是抵御黄河水患的侵扰,保障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生产条件所限,这一阶段的人们在与黄河的相处中,处于被动的惶恐依赖阶段,尚未能够主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

华夏治水人物首数女娲,据说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治水的结果是“淫水涸、冀州平”,治水取得了成功。女娲之后是以擅长治水闻名的共工,共工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治水,即把高处的泥土、石块搬到河边低处修建土石堤埂抵挡洪水。由于共工擅长治水,被后世尊为水神,“共工”一词一度成为水利工程的官名。

共工之后部落联盟推举鲧负责治水,鲧继承以往经验仍采用筑土围子的方式治水,但由于洪水巨大且沿岸居民增多,最终导致治水失败。但鲧用堤埂把主要居住区和临近田地保护起来的方式,却形成了早期城市的雏形,由此看来,中国城市追根溯源还与黄河治理相关(对黄河边城市感兴趣的可阅读《黄河边的城市:中华文化历史变迁的容器和坐标》)。

大禹后来接替了父亲鲧的治水工作,主要采取“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的疏导方法,即疏通主干河道,导引漫溢出河床的洪水和渍水入海,由此治黄工作由消极堵塞转为积极疏导。大禹治水时由于实际操作需要而“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这些原始测量工具的发明推进了测量学的发展。

在我们看来,由于社会发展的落后,早期人们主要以抵御黄河流域的洪水为主,随着黄河沿岸居民人数的增多,居民生活部落的逐渐扩大,黄河决口引发的洪水危害也越来越大,以黄河局部视角治理洪水的堵塞方式渐渐失去了作用,于是人们不断地创造新型使用工具,开始从黄河宏观视角看待洪水治理,并摸索出疏导与固堤相结合的治水方式。

同时,由于黄河治理是大规模的集体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这也是我们研究黄河文化的重要视角之一(感兴趣的可阅读《被黄河塑造的中国:大一统国家治理传统的地理和文化渊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3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宣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
2022年6月30日下午14:00,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经济学院赴红安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红安进行红色文化学习,弘扬和培养爱国精神。红安县是血染的风采,英雄的土地,在中国,红安县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小县…
黄河治理要在水利开发
2、黄河治理要在水利开发防治黄河水患始终是黄河流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们在确保黄河流域安全的前提下,开始尝试主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借以提高土地收入、方便…
守护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所有中华儿女都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对黄河怀有深厚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
不忘初心,走新时代“丝潞”
不忘初心,走新时代“丝潞”——实践团探寻“丝韵水乡”2022年7月4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负责人陈安琪、葛婉晨带领第二分队前往八里店镇潞村进行实地考察。早上9点,第二分队于湖…
互生态绿洲,共绘家乡新貌
通讯员李鹏举)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生态问题仍然令人担忧,为践行生态环保理念,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6月17日,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团的小组成员在各自家乡…
黄河流域山西段
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大河,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晋陕两省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发源地,山西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基地,文明古迹众多、自然风貌极具特色,素有黄河之魂在山西的美誉。…
巢湖学院“三下乡”团队与黄梅戏艺术“零距离”接触
近日,巢湖学院学生来到安庆、庐江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参观黄梅戏艺术家故居、黄梅戏博物馆,结合采访、观戏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和学习。团队首站来到安庆市严凤英故居。队员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对…
更多新展 ——商周三大青铜圆鼎聚国博
更多新展商周三大青铜圆鼎聚国博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也是宗庙里的礼器。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当属鼎。为人熟知的商代晚期最重青铜器“司母戊方鼎”,为商王文丁祭祀其母“戊”制作的大…
天行有道,大爱无疆——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橙(承)红暑期社会志愿服务队前往仙
“天行有道,大爱无疆”,为响应国家建党百年的号召,引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三大作风”,确切地落实好理论与实践相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2022年7月4日…
延伸阅读 ——多变之黄河视觉
延伸阅读多变之黄河视觉一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形成“咆哮的黄河”“奔腾的黄河”视觉意象。代表作有1983年周韶华创作的《狂澜交响曲》、1984年张振学创作的《生生不息》、1999年蒋志鑫创作的《母亲的咆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