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向革命烈士看齐,将红色精神贯彻到底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陈熙 夏翠 王跃霏

2022年6月,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实践队组织开展的红色寻访实践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2022年6月25日,“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实践队三人小组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首府路398号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寻访,探寻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红色足迹。

实践队三人小组成员在收到任务的前期工作中,他们分别对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进行资料收集,同时相互进行讨论,准备策划书,并对寻访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前期工作准备妥当之后,由红色实践队三人小组成员中的王跃霏和夏翠同学进行寻访和录制工作,其中王跃霏同学进行宣讲,夏翠同学进行视频的拍摄。另外,陈熙同学进行视频后期的剪辑。

在对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寻访过程中,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首先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大门处,并对大门进行简单的介绍。宣讲队员王跃霏提到,大门属于“八一”型现代建筑风格,庄严典雅,轩昂壮丽。门上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十一个耀眼夺目的金色大字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大门充分体现着时代的痕迹。

随后,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燎原》浮雕墙,并对浮雕墙展开具体而微的讲解。宣讲队员介绍到,《燎原》浮雕总面积189平方米,由10个历史画面组合而成。浮雕以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论断为内涵,概括出整个鄂豫皖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燎原》浮雕墙以立体的艺术语言,整体地把握历史,再现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接着,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到达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并队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远景、近景的拍摄以及介绍,该纪念碑碑身呈五边形结构,碑高 13.1米,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牺牲的 13万余英雄儿女另外,碑身正北面为朱德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的神圣意义使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无不惊叹与敬佩。

随着红色实践队伍小组成员寻访的深入,她们来到了烈士纪念堂纪念堂由悼念大厅、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展厅和烈士事迹陈列室组成,为典型的苏式建筑。红色实践队伍小组成员对烈士纪念堂内的烈士事迹进行了一一讲解,并介绍了鄂豫皖苏区首府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和鄂豫皖苏区各个革命斗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另外,夏翠同学也对一些图片和实物进行了多方位的拍摄,收集了丰富的红色素材。

烈士纪念堂的每一个烈士、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物品,都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精神的象征。

最后,红色实践队成员谈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勇于牺牲换来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苏区人民功勋不朽。每个人都要深入学习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斗争精神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实践队伍小组成员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宣讲和拍摄结束后,陈熙同学对拍摄的录音、视频和文字稿进行了剪辑和整合,使本次红色寻访任务以一个完整的作品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本次社会实践红色寻访工作圆满完成,红色实践队伍成员探寻了关于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光荣红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伍小组队员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而实践队的各个成员作为新时代的奋进青年,更应该不遗余力的把生命投入到爱党爱人民的付出与奉献中,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努力钻研,才是对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最诚挚的悼念。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实践队的足迹越走越远,队伍越来越壮大。

文字编辑:陈熙 夏翠 王跃霏

照片来源:陈熙 夏翠王跃霏

实践队伍:洛阳师范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寻访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4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一碗面,探寻舌尖美味,传承美食在郏县
郏县饸饹面是河南郏县地区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传统特色名小吃,简称郏县饸饹。郏县饸饹是一种圆形条状面制食品,初以荞麦面为面料,其加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
游故宫有感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历史。经过了几小时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故宫。抬头一看,那高高的城墙把故…
我和诗词
性雅成诗,爱淡成词,诗词承载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理想抱负与心中向往。其情若明珠,光华闪耀流转千年;其思若悬瀑,飞湍而下直入人心。“诗词”在我小的时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些优美的语句,或者是诗人情感…
安徽师大学子赴清水,做志愿
一年一度的暑期即将到来,但在今年看似平凡的夏日,我却将要做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我参加了“赴芜湖清水苑社区留守儿童志愿与调研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伴随着孩子们殷切的心情…
红途旅游9
9.1创意寓意由来: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经常使用旅游软件来制定出游计划,但市场上若干旅游app,却没有一款能够真正做到让用户自己diy整条出游路线,完完全全让用户自己做主,设计自己满意的路线。而在建党100…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志愿精神在心间
今天是我们开始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天。虽然昨天在炎炎烈日下开展活动十分的辛苦与劳累,但是我们依然是开心的、快乐的,每个人都觉得异常的充实而有意义。所以,对于今天的活动我们依然满怀热情并兴…
走访老支书,感悟新变化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专业优势,以“强国有我”的志向助力乡村振兴,历史文化学院开展了“走访老支书,感悟新变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五六十年代乡村干部(以村支书为主)、乡村…
“走访工业遗产,寻找城市记忆” —探寻新中国工业化历程调研队
为了回顾共和国工业建设的辉煌岁月,寻找工业建设者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力量,让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明白“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的深刻内涵;并将工业遗产承载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传承发扬…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科普生物知识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需要广大少年儿童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在将来跑出好成绩。可以说,守望青少年群体出现的问题就是关系民生…
青春遇见非遗
为探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多呈现形式以及传承现状,洛阳师范学院非遗调研队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寻访黄河流域河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员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条件下,开启了将近两周的寻访调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