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实践队组织开展的红色寻访实践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2022年6月25日,“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实践队三人小组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首府路398号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寻访,探寻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红色足迹。
实践队三人小组成员在收到任务的前期工作中,他们分别对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进行资料收集,同时相互进行讨论,准备策划书,并对寻访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前期工作准备妥当之后,由红色实践队三人小组成员中的王跃霏和夏翠同学进行寻访和录制工作,其中王跃霏同学进行宣讲,夏翠同学进行视频的拍摄。另外,陈熙同学进行视频后期的剪辑。
在对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寻访过程中,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首先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大门处,并对大门进行简单的介绍。宣讲队员王跃霏提到,大门属于“八一”型现代建筑风格,庄严典雅,轩昂壮丽。门上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十一个耀眼夺目的金色大字。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大门充分体现着时代的痕迹。
随后,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燎原》浮雕墙,并对浮雕墙展开具体而微的讲解。宣讲队员介绍到,《燎原》浮雕总面积189平方米,由10个历史画面组合而成。浮雕以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论断为内涵,概括出整个鄂豫皖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燎原》浮雕墙以立体的艺术语言,整体地把握历史,再现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接着,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到达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并队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远景、近景的拍摄以及介绍,该纪念碑碑身呈五边形结构,碑高 13.1米,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牺牲的 13万余英雄儿女。另外,碑身正北面为朱德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的神圣意义使红色实践队小组成员无不惊叹与敬佩。
随着红色实践队伍小组成员寻访的深入,她们来到了烈士纪念堂。纪念堂由悼念大厅、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展厅和烈士事迹陈列室组成,为典型的苏式建筑。红色实践队伍小组成员对烈士纪念堂内的烈士事迹进行了一一讲解,并介绍了鄂豫皖苏区首府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和鄂豫皖苏区各个革命斗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另外,夏翠同学也对一些图片和实物进行了多方位的拍摄,收集了丰富的红色素材。
烈士纪念堂的每一个烈士、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物品,都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精神的象征。
最后,红色实践队成员谈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勇于牺牲换来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苏区人民功勋不朽。每个人都要深入学习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斗争精神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实践队伍小组成员对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宣讲和拍摄结束后,陈熙同学对拍摄的录音、视频和文字稿进行了剪辑和整合,使本次红色寻访任务以一个完整的作品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本次社会实践红色寻访工作圆满完成,红色实践队伍成员探寻了关于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的光荣红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伍小组队员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而实践队的各个成员作为新时代的奋进青年,更应该不遗余力的把生命投入到爱党爱人民的付出与奉献中,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努力钻研,这才是对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最诚挚的悼念。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实践队的足迹越走越远,队伍越来越壮大。
文字编辑:陈熙 夏翠 王跃霏
照片来源:陈熙 夏翠王跃霏
实践队伍:洛阳师范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芳华”红色寻访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4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