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丽水学院新一代“碧林榧精”团队,在缙云和香榧黄精“打交道”

来源: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作者:郭雨鑫 童嘉怡

丽水学院新一代“碧林榧精”团队,在缙云和香榧黄精“打交道”

有这样一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心灵去倾听山间田野的故事,用双手去探寻大自然的宝藏。当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号角响起,他们斗志昂扬,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响应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号召,2022年6月22日至23日,丽水学院新一代的“碧林榧精”团队在生态学院朱强根教授和林业局技术人员梁香媚女士的带领下,去大姥山香榧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香榧套种黄精新模式。大姥山香榧基地的农场主、市、县政协委员、工商联常委、中国林业乡土专家、浙江省香榧种植专家陈金根先生陪同接待。

香榧黄精,枝叶扶疏

“这就是香榧树,你们仔细看,上面还有椭圆形绿色的小果子,这就是还未成熟的香榧”,朱强根教授在一棵香榧树旁停下来,指着其中一个很小的香榧果说道,在上山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路边长着不少叶子似针状的植株,上面还挂着几颗不起眼的小果实,队员们向朱教授表达了疑惑,对此,朱教授一一做出了解答。

他们继续往山上走,当他们爬上了一处较为平坦的小山坡时,梁香媚女士开口提醒“注意脚下”,队员们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了黄精种植园区,脚边、眼前多了几株叶似竹的植物,为了更好得观察黄精的长势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朱教授带着团队成员除去周围的草,“看这个黄精的根系生长情况,我们可以来判断它的长势,松土后很明显看出土壤颜色的不同,土壤颜色深的黄精的长势较好,可以说明土的有机质含量更高。这次香榧和黄精的长势较之前来比没有什么增长,和天气有着很大的关系,山上阴雨居多,光照不足,不利于它们的生长。”朱教授和梁香媚女士向我们解释道。

因地制宜,点绿成金

“我们缙云山多,把这个资源利用好,因地制宜发展,也就把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了实处。”陈金根这样说道,大姥山的海拔有989.5米,多沟谷溪涧,原盛产毛竹,因为这里山多山高,所以利用好这一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之前村民们都靠种茶叶、种桑树、养蚕为生,但是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便利,山下的村子与外界交流少,农户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这时候,陈金根站了出来。这次的缙云之旅,他们就有幸和大姥山农场主陈金根先生进行了交谈,有了很大的收获。这片高山香榧基地面积有3000多亩,整一个香榧种植的规模十分巨大,现在采用香榧套种黄精的新模式,虽然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在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在逐步摸索的过程中,大姥山香榧基地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香榧种植基地,陈金根对此充满了信心,他也付出了实际行动,他将八、九年的香榧苗无偿地捐赠给农户们,亲自教授香榧种植技术,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农户们走向共同富裕。

陈金根最后也谈到了基地队伍里面年轻人少的问题,他知道这个种植香榧的过程很艰苦,很多年轻人可能无法忍受其中的辛苦与劳累,但还是很希望有大学生带着专业知识,完善现在的香榧的种植技术,为香榧种植产业注入年轻血液。

征途漫漫,奋斗向前

“之前就听学姐学长们讲过他们与‘碧林榧精’的故事,也对香榧套种黄精林下套种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现在老队员们将这根接力棒递给我们,我们成为了新一代的‘碧林榧精’团队。这一次在缙云的实地考察,我们有很大的收获,农户们在陈金根先生的带领下利用香榧致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当地的农户进行科普推广,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致富之路。”新的团队负责人郭雨鑫表示。

未来,该团队将秉持初心,继续行走在乡村振兴“点绿成金”的致富大道上,致力于宣传香榧黄精套种技术。路途中会有荆棘与坎坷,但是相信通过队员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革新套种,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用激情与奋斗迈向共同富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2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追寻红色记忆,走进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坐落在河南省遂平县西20余公里处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因为当年受到毛主席的关注而名扬海内外。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4月20日,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是继巴黎公社以后全世界第二个人民公社,具…
后疫情时代下,家庭教育面临的难点的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控制疫情全国逐步实施封闭式管理,停工停学一系列通知接踵而来,“居家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教育大变革。后疫情时代来临对教育带来的冲击也是不…
数学新版课程标准和旧版课程标准的变化
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
浅析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和作用
摘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那么中华文化中的“礼”是怎么起源的呢?它的延续给我们中华文化和中华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笔者将在本文浅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的影响。关键…
“寄海洋以真情,还沧泽以净明”暑期社会实践之贴近海洋走进市民
“寄海洋以真情,还沧泽以净明”暑期社会实践之贴近海洋走进市民2022年6月27日上午8点,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寄海洋以真情,还沧泽以净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了认识海洋、了解海洋,最终达到保护…
探寻红色记忆,重温红旗渠精神
为追寻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6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红旗渠纪念馆开展了…
教育见习心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师范生来说,要想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那就一定少不了教育见习,只有深入真正的课堂,认真观摩前辈们自信大方的教态和教姿,感受他们熟练…
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师范生来说,要想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那就一定少不了教育见习,只有深入真正的课堂,认真观摩前辈们自信大方的教态和教姿,感受他们熟练…
悠悠观真洞,灼灼文化息
悠悠观真洞,灼灼文化息——许昌学院“星火青年说,聚焦乡村力传薪火”社会实践队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感知家乡的文化变革,2022年6月27日,李希曼同学代表许昌学院“星火青年说,聚焦乡村力传薪火”…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我们需要逐步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过程,逐步减少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培养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青年一代。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精神,从而让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