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向您致敬

来源: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作者: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王红霞同学通过互联网学习鹤壁历史上第一位党员何名臣的相关资料。

在学习过程中,考察队员了解到何名臣生平,何名臣是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鹿楼村人。1925年,中共卫辉党支部书记陈九鼎在卫辉第四职业中学发展何名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鹤壁有了第一个中共党员。在中共汤阴县党支部的领导下,何名臣积极投身于革命。他和同志们创办了《曙光》刊物,向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虽只办了四期,但却是鹤壁第一个由自己创办的传播革命道理的阵地;组织了“青年学生会”,他负责起草了青年学生会成立宣言和组织章程。

1926年,何名臣在学校从事秘密活动暴露,返回家乡,按照党支部的要求创办了平民夜校。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夜校不收取任何费用。他先教文化知识,再讲革命道理,注意把提高文化水平和传播革命思想结合起来。北伐战争期间,何名臣等10人编印了数百份传单和小册子,利用鹿楼小满会之机,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北伐战争的重大意义,让群众对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军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1926年2月,何名臣响应党的号召,与苏乐涛两人前去天门会、红枪会做其头领工作,说服其与奉军斗争,击溃奉军数千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河南省委遭破坏,中共汤阴直属支部的10名共产党员被通缉,何名臣等返乡隐蔽。此后,中共汤阴县党支部停止了活动,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恢复。何名臣返乡后,几次与党组织联系未果,与组织失去联系,至全国解放一直在家务农,曾担任鹤壁市政协委员。

1999年,93岁的何名臣在重庆去世。

回顾何名臣一生,他入党后积极投身革命,创办《曙光》刊物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曾以地下党员的身份,驱逐奉军,声援北伐,他在家乡创办学校,宣讲革命道理,把共产主义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间。他留给鹤壁人民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因为有何名臣这样的革命先烈奋勇前进,鹤壁乃至整个中国的红色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才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

(供稿人:王红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62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一天
“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一天今天是“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活动开展第十一天,今天同学们也都继续进行了各自,围绕主题的实践活…
学习党史的重要性
学习党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
万里山河,唱响英雄赞歌
2022年6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兴发花苑。许昌学院暑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志远向社区周围的人员宣讲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那个曾在警察父亲葬礼上哭泣的小男孩,也牺牲了…
无畏的逆行者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好友孙香宣讲了张定宇的个人先进事迹。她介绍说: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马文锴,了解张桂梅先进事迹,并从中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张桂梅,原名张玫瑰,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之策略实施、评估调整
一、具体执行计划(策略实施)1.1短期目标的实施计划1)职业目标: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为未来就业做准备。2)学历知识结构:…
疫路前行,有你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高梦琦宣讲抗疫事迹。他说:为抗击疫情,徐汇团区委结合客观实际,创新线上形式展开了新一期政务见习项目…
寻访大别山,先烈精神代代传
山川铭记历史,精神星火相传。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2022年6月2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访红色古迹,赓续革命精神”红色寻访实践队成员走进信阳、新县等革命老区,前往多个红色…
疫情上报第一人
2022年6月20日,在济源市承留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李天琪,今天线上宣讲抗击疫情的先进个人张继先的故事。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被记大功,张继先,…
用生命守护祖国北疆绿色屏障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王帅学习了先进个人事迹。实践队员王帅在宣讲了于海俊同志的英勇事迹。于海俊,男,汉族。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