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力疫情防控,共建和谐社区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张艺严 吕振维

“新冠”这个词自从2019年第一次进入人们视野起,便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在2021年末,又一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大连市也深陷其中,未能幸免。

为应对病毒的袭击,各个部门都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但这些举措却会对普通社区居民的心理带来一定冲击导致出现负面的心理与行为,而且这些情绪易于传播。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须得妥善处理此类问题。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居民心理受疫情影响的各种因素,我们大连理工大学中白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社区挂职服务项目队调研小组在2021年11月14日决定利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对在新冠疫情传播下基层民众的心理展开系统科学的研究。

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的搜集整理及研读,采取文献研究与可视化分析的方式进行更加精细化、科学的探索。

我们对于新冠疫情当下的大众心理研究文献进行年度载量的分析,据图可得在疫情当下,对于大众心理研究迅速增加,由此可见我们的研究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我们对在疫情下对大众心理研究的方向和人群构成,我们发现虽然研究的方向多元化,但研究的主体较为固定,比较注重学生和医护人员而未面向基层大众(乡村、社区等),因此而我们注重于基层大众的心理研究可以更好的扩展研究的思路和维度。

图三为关键词共线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冠肺炎与心理健康以及疫情防控所出现次数最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具有充分的实际意义与可研究的价值。

图四是从学科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教育领域与医学界对于心理研究的关注是更为广泛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其他领域例如企业、大众传媒等对于社会心理的疏导与宣传、大众情绪的抚慰等方面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此做出一些 。

其次我们来自不同社区的工作者通过线上问卷,走访,与专干联系等方式对社区的一共有126位居民进行了统计。团队成员在各社区群众发布问卷,并由专干进行转发。收集到有时效性的信息后再通过excel进行数据汇总,并采用stata16.0等专业手段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同时对部分居民进行了线上的深入的采访,了解到居民在疫情期间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的具体方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群针对本次疫情的心理变化,主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深入分析,并与各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共同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部分产生心理问题的居民进行心理疏导,为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居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我们调查了官媒与非官媒的新媒体对居民的影响力,由图片可以看出,认为官媒影响力指数在70以上的人数比较多,占三分之二的人数,而认为官媒影响力指数比较低的人数比较少;认为非官媒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较高的人数相对较少,而认为非官媒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较低的人数较多,大多认为非官媒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集中在10-30之间。该图可以说明大部分的群众普遍都是比较相信官方媒体的力量,认为官方媒体的影响力比较强,而非官方媒体的影响力就要低一些。

此外,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于是我们采用线上的方式,对社区的专干、居民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开展线上讲座等以更好的对居民心理进行调查。采访的居民和专干都分享了他们对于疫情期间的不同感受,也让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加准确,更有效果。

总而言之,在疫情期间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各类媒介对于大众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公众对新冠病毒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需求不断加大。因此,社区对于大众来说尤为重要,社区是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屏障,需要以多种方式例如挨家挨户张贴公告,在线上直播教学,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社区传播正能量新闻,打击虚假信息广告讲座等方式多次向大众宣传官方媒体并严厉打击虚假新闻,净化网络空气环境,防止大众上当受骗,提升大众对官方媒体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进而减少人们的焦虑感,保持乐观心态战胜疫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60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学党史铸魂,扬风帆启航
身为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红船小队青年宣讲团的一员,2月15日,翁晓静和肖逸凡同学面向山东大学文学院2020级中文二班的全体同学开展了一次党史宣讲活动,题目是“重读党史,砥砺新篇”。同学们平时都积极深入学习…
重温我党史,砥砺向前行
1月16日至2月7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红船小队青年宣讲团的同学们利用寒假实践,展开了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周雨希同学联络了贵州新玉居民委员,面向党员和群众展开了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此次…
承党史传统,谱时代新篇
人无精神而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月16日至2月7日,物理学院20级红船小队青年宣讲团展开了大学生寒假党史宣讲活动。本次活动在寒假展开,同学…
理论实践并重,校内校外同行 ——省级一流课程《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开课啦
在乡村振兴的新场景之下,为了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挑战,2022年3月12日上午1-4节,《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展开了第一次的线下教学活动。本门课程于2021年12月获批…
随星海向前,伴居民生活
我们本次社区挂职服务项目是针对疫情下的居民心理状态的调研活动,在本次社挂服务项目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通过各种平台对大连1103疫情中社挂团队所在社区居民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调研,而后通过数…
悠悠爱党心 浓浓敬老情
为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十九大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助老事业奉献一片爱心的理念,2022年3月5日上午,文学院…
蕴山河系家国,“易”昔天下行足迹
为了引导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之余,走出学校,走进红色革命之地,触摸百年党史,感受伟大精神,凝聚奋进力量,1月17日至21日,文学院20级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第四团支部与文学院易班工作站联合开展了“眸蕴山…
《支教随笔|以青春之名,赴一场归期已定的夏日之约》
支教随笔|以青春之名,赴一场归期已定的夏日之约1.迷茫与期待,竟会同时在脑海中出现转眼间,支教生活已然过半,回想起去年盛夏时节,我们一行九人满怀热忱自天南海北汇集于此,那时心绪,如今想来依旧震荡。…
《以青春之名,赴一场归期已定的夏日之约》
支教随笔|以青春之名,赴一场归期已定的夏日之约1.迷茫与期待,竟会同时在脑海中出现转眼间,支教生活已然过半,回想起去年盛夏时节,我们一行九人满怀热忱自天南海北汇集于此,那时心绪,如今想来依旧震荡。…
学雷锋仁爱乐助人,树榜样道德好风尚
“三月春风处处留,雷锋精神心中存”,雷锋二字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奉献集体的代名词。三月是雷锋月,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