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朴素而多彩:探寻传统扎染非遗工艺

来源:中南大学 作者:黄元福 袁超 柏牧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贵州布依族土布扎染工艺是传统印染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民族地域性艺术风格,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布依族扎染等民族文化工艺品锐减。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实践团队对贵州布依族扎染工艺进行探索,希望为传统民族服饰工艺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在本次的实践调查中,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龙坪镇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采用电话采访、线上采访方式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

什么是扎染工艺

扎染指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

布依族扎染的步骤

在向非遗传承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布依族扎染工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在制作好的白布上绘图,构思好想要的图案,主要图案有花草树木,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等。

2.将白布进行扎结,扎结方法主要有捆扎法、缝绞法、箱扎法,同时也有各种扎法。对于我们来说,捆扎法无疑是最简单的:只需要安自己的想法进行捆扎,最后出现的成品各异。当然,复杂的捆扎图案需要一定的门槛。

3.进入染色阶段,染色时需要先将染缸清洁干净,必须保证缸内无杂质,清洗完染缸后就可以制作染料,进行染色的颜料主要是用板蓝根制作而成,颜料制作完成后要先将需要染色的白布用水浸湿后才能放入染缸,布料需要重复浸染才能保证扎染成品的质量,染色结束将布料进行拆线漂洗等步骤,扎染过程就结束了。

罗甸布依族扎染工艺的发展现状

从古至今,布依族每家都有纺车、织布机、染缸,妇女都会土布、扎染技艺。在60年代至70年代是土布扎染的繁荣时期,因为当时国家凭票供应布料,布依族人民便大力发展了土布纺织扎染技艺。但是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文明逐渐取代传统文明,懂得扎染技艺的布依族年轻妇女渐少,而且大多数从事手工制作扎染工艺的“匠人”年事已高,面临“人亡艺绝”的处境。

但是随着当今社会弘扬文化、特色经济以及崇尚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潮流兴起,布依族人民不断开发、创新花格土布和扎花坝单,扎染这种古老的方式和纹样,加入多种色彩,花样繁多,作为一种时尚,又翻新流行起来。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要求制作出各种服装、门帘等,新织染品不仅保持着布依族的民族特色,古色古香、美观雅致而又图案新颖、明快清新,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其织品不仅在受到国人的青睐,并且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思考与总结

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从历史中款款而过,历经千年发展,经过现代化、全球经济化的演变,依然保留着自身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对贵州布依族的扎染工艺进行研究,既能够了解到布依族的审美情趣,也是对这个民族独特文化历史的发掘。时过境迁,布依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日趋减少,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正濒临消亡。保护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次实践活动加深团队成员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也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成果。同时,我们不仅在学习非遗文化知识,而且努力从年轻人的视角在实践层面给出相关的建议,总结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自觉承担起了解、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如果整个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能够被真正唤起,如此,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实践出真知
(一)实践报告今年寒假疫情小规模在中国局部爆发,我身处扬州,虽然疫情并不是那么的严重,但由于暑假里的疫情危机,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做的很严格。年关将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开始返乡,一边是各地…
后疫情时代 新青年担当
1月18日南京市疾控中心发文:为进一步做好科学精准防控工作,帮助广大市民熟悉掌握预约登记流程,以便急需之时快速、有序、高效参与核酸检测。根据南京市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区开展核酸检测预约登记演练工作。…
百工贺岁
新春佳节,我在志愿汇APP上找到大年初三到初五围绕传统年俗手工艺品制作的志愿活动,主要工作是学习年俗、传统民间手工艺术,邀请到非遗传承人为孩子们展示传统年俗活动,教孩子们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同时我非…
贡献青春力量
“全员核酸采样码生成”志愿活动春节假期期间返乡人员增多,农村人流量相对增多。为防止疫情带来危害,全镇组织了全员采样码的生成以及预约核酸检测的演练,以便提高全员核酸的效率。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
志愿活动显才干,青春热血正当时
2022年初,当我们都沉浸在新年来临的喜悦中时,疫情却突然反复,河南省的新增确诊病例在某一日甚至达到102例。虽然我所处的市区并未出现过确诊,但是疫情防控也丝毫不能松懈。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
云志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2022年1月21日的下午,我有幸进入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担任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在这为期近一个月的志愿活动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主要负责的是帮助人们挂号,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
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成为一名服务村志愿者,此次疫情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本次疫情期间,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为本次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疫情志愿工作主要是在小区门口及街道口执勤,对来往…
我志愿,我快乐!
2022年依旧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不少城市疫情依然很严重。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要珍惜现在放眼未来,为祖国的建设和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不能投入抗疫前线工作,但也…
衔接冬奥,重燃经典|再现传统文化之美
中国青年网徐州2月10日电(通讯员:邹语恒邢正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诸多辉煌而又灿烂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及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逐渐暗淡,乃至消逝。2月4日至10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
迎接冬奥,回望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之美
中国青年网徐州2月10日电(通讯员:邹语恒邢正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诸多辉煌而又灿烂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及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逐渐暗淡,乃至消逝。当今,传统文化的输出缺口日益增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