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初雪漫小城,山河犹在,斯人若梦。
院落深处,遥见玉叶翩纷。院墙应闻簌簌,密雪浩若飞花。
一处院,一场雪,如约而至雪落无声……
一、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中心,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河岸边。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
石家于清道光三年(1823),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各门均建有一所颇具规模的建筑。
现石家大院即为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现为天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历史
石家人的发迹和石家大院的历史,民间皆传说与和珅有关。相传和珅府上有一个丫环,和珅获罪被赐死后,她的妹妹携带了不少珠宝出逃并被石万程搭救,为了报答恩情便嫁给了他的独子。而此时的石家已略有起色,在得到从天而降的珠宝后,更是发迹成“津西第一家”。
这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光宗耀祖的人物——石元仕。石元仕继承了“尊美堂”,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大院。他很懂时务,在战乱时代深知结交权贵的重要,娶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侄女为妻,还在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这使得他获得了朝廷的赏识,得到了四品官衔。在石元仕手中,石家大院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石元仕喜欢听戏,在大院内修建了座戏楼,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很多京剧名家都曾到此演唱。
后来张艺谋拍摄《活着》时,就专程到此取景,福贵在戏楼里赌牌,结果把家底都输干了,这个戏楼便是石元仕的戏楼。戏楼是《活着》里福贵的人生转折点,进去时他还是家大业大的少爷,出来后就什么都没了,巧合的是,现实中也是石家人的转折点。
三、建筑格局
石家大院具有典型的北方民居特色,其建筑特点主要以灰白为主色调,院内随处可见许多造型各异的石雕。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石家大院大门内是一条宽阔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5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
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陈列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
石家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我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封闭式民宅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较为华贵
院之内用料考究,坐北朝南的堂院之中,各处陈设都井然有序,并且还有精致典雅的砖雕与木雕装饰,如“福寿双全”、“岁寒三友”、“莲荷”、“五福捧寿”、“连珠”等吉祥图案。
石家曾经的一切早已如烟般散去,唯有这些往日的物件和昔日的格局给人们留下了思念与惦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2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