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生生不息·乡土行”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实践成果汇报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 作者:高雨堃

凤起燕赵,共筑乡潮 河北小分队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行动。“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队“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从多角度入手,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分别走访: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博物馆、共青团丰润区委、崔家屯村、西魏庄子村以及张家口蔚县,通过对不同采访对象的针对性提问,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博物馆——追寻历史印迹,重温工业振兴

“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首先来到唐山室内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参观学习。开滦始建于1878年,是当年洋务运动中所兴办的最为成功的企业,它在中国百年工业编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近代工业的活化石。由于其中开滦煤矿的开发,唐山因煤而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历经近三个世纪的沧桑,开滦煤矿见证了早期工业发展、民族屈辱抗争、新中国建设到如今的转型发展,带动地区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在参观的过程中,小分队了解到开滦集团持续20多年开展乡村扶贫工作,先后对省内17个区县33个贫困村开展对口扶贫帮扶工作,跨越唐山、蔚县、兴隆三个区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0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6个,极大程度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随后“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来到唐山博物馆,并采访了唐山博物馆副馆长尹馆长,博物馆以唐山特色历史文化文物为重点展出对象,从不同角度系统地揭示了唐山历史的变革。尹馆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博物馆内所含的唐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极具唐山特色的文化遗产,谈及博物馆对于乡村地区文化振兴的意义时,尹馆长为我们讲述了唐山博物馆的地区特征,市里各类博物馆通过与唐山下属各类县乡级博物馆联动,实现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意义。

共青团丰润区委——聚焦乡村青年,感受志愿热情

接下来,小分队来到共青团丰润区委,采访到两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孔同学和于同学,以及丰润区志愿服务负责人郭燕先生。孔同学是一名大三的返乡大学生,目前在共青团丰润区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主要负责对招募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岗位的分配。“我觉得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项活动,当前疫情形势依旧较为严峻,我们身处志愿岗位,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我觉得也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 听过两位青年志愿者的心声,我们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志愿温情。

同时,两位同学也向我们表达了她们所认为的,丰润地区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丰润区已经实现了煤改气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明显相对落后,家庭收入低,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一些老年保障措施不完善,许多老年人仍要下田种地。”在谈及归巢计划时,两位青年也表达了未来将会回到自己家乡发展的意愿。

郭燕先生目前担任丰润区团委志愿服务的负责人,主要负责丰润地区各个村镇的志愿服务安排,在与郭先生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得知郭先生也正致力于完善农业保险,郭先生亲自下乡,了解到在当地农民种植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由此有了为农民种植姜设计相应的农业保险的想法,目前这一项目正处于完善过程中。郭燕先生在工作中的尽心尽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他保障乡村农民利益的决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心,我想,这也正是实现乡村脱贫所需要的,乡村振兴所必要的无私精神。

崔家屯村、张家口蔚县、西魏庄子村——深入基层寻访,聆听百姓心声

随后,小分队分别走访了丰润区崔家屯村以及西魏庄子村,与崔家屯村的两位年近七十的老社员交谈,听他们讲起亲身经历的乡村改革过程,从六七十年代的温饱问题,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不断解放的劳动力,不断提升的生活质量都大幅度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满足感。从最初种地上交税款,到如今种地资金补助,国家政策的改善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京唐智慧港的创办,极大程度改善了崔家屯以及附近村庄的生活条件,医院的建立,高铁的更新,也为村中青年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工作去处。

同时,小分队也远程采访了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孙宝山先生,孙先生是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共产党员,也是唯一一位具有新闻主任编辑这一高级职称的农民工。孙先生曾为《蔚县志》责任编辑,编写了大量有关蔚县近年来发展情况的文章。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在撰写县志的过程中,孙先生亲自下乡调研,百姓反应目前学校数量较少,“上学仍是头一条事”。谈及冬奥会在张家口的成功举办,孙先生自豪地为我们介绍到张家口地区空气质量极高,近些年来采用污染性很小的煤料,各类措施显著减少大气污染,不仅仅是为张家口绿色冬奥的名片,更是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采访末尾,孙先生谈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建议,嘱咐青年学生在农耕知识方面要增加自身储备,了解相应农村政策,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

最后,小分队采访了西魏庄子村开设诊所的杨金宝先生,杨先生的姑姑正是学医出身,当初毅然放弃市里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家乡创立诊所,杨先生深受姑姑影响,也成为了乡村青年回乡建设的一份子,在采访的过程中,杨先生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乡村青年,对于目前乡村振兴的感受,“目前乡村的教育水平确实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二十多岁的青年来说,乡村存在的工作机遇仍然较少,相比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正是许多青年人不愿回乡发展的原因”。

通过对唐山市内博物馆以及周边乡村地区的走访,我们感受到唐山地区近年来乡村的不断发展,以生活水平为根本要素,以精神文化为最终目的,在不同身份的百姓眼中,体会最为真切的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到基层去,奉献国家,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生生不息·乡土行 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7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我是法梧不止浪漫

不是"花瓶",做"实力派"园艺价值叶大荫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郑州法桐

盛夏傍晚,绿荫掩映。郑大工学院老校区外,抬头一片法桐遮盖的绿荫,脚下铺满黄色绒绒的果毛——这便是郑州老城区的样貌。作为一种优雅而不过时的行道植物,人们对法桐的热衷与无奈总是……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絮起絮落

飞絮是法国梧桐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生态学习性,是它在释放种子进行繁育。在果毛脱落的同时,新生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定量的花粉。如果气温偏暖,部分悬铃木果球就会提前开裂,大风一吹,……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杭州法梧治理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飞絮之杭州有妙招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烦恼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中,由绿植引发的问题广受关注,城市居民也倍受困扰。除了出行等生活上的困扰,“绿色过敏”也是一大难题。过敏性疾病人群正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2021絮翩跹团队暑假实践总结

在2021年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絮翩跹社会实践小分队就南京等市关于法国梧桐絮的治理与研究问题展开调查。在完成调研后,回望过程,我们团队总结如下:文献采访,弥……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法桐絮社会实践个人实践总结

自2021年6月10日确定选题,小组投入大量精力到搜寻信息中去。首先第一步是联系导师,经过官网研究方向搜寻、联系相关院系同学推荐导师等的步骤后,最终确定联系环境院陈赟老师成为我们本次……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寻闽商足迹—血脉中的红与蓝”调研团实践队员心得(一)
有幸在寒假期间走出象牙塔,在厦门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为探寻闽商文化、推进校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本次实践中参访企业…
寻百年团史,追红色记忆
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深入开展“一学一做”实践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
中医药的史与今----山东大学“中医路,寻粹行”社会实践调研团寒假调研成果
2020年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自武汉爆发,短时间里便波及全国,席卷世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多国经济因此停摆,成千上万的人们因病毒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今,疫情爆发已经…
山东大学银发是宝团队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我担当了实践队员的工作。具体实践展开前,我们团队组织进行了动员会议,队长为我们一一解答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随后确定人员分工后,…
山东大学银发是宝调研团队开展对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老年人的调研
银发是宝调研团队成员宋家庆正在开展对老家地区乡镇老年人的调研。成员约到了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负责扶贫的宋副镇长,并对其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成员问了以下五个问题,1.目前高庄镇的空巢老人现象;2.…
山东大学浙江省64分队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母校回访宣讲回顾
1月28日下午,山东大学浙江省64分队队员仇好通过钉钉线上直播开展优秀毕业生母校回访宣讲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筑梦山大•励志启航”,旨在让台州市第一中学的学子对山东大学有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并鼓励…
#团团·行##2022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刀刻匠心,铸魂于木】
#团团·行##2022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刀刻匠心,铸魂于木】木雕,是刀锋上的艺术,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木雕种类纷繁复杂,且各自有其独特的工艺风格,余江木…
冬奥胜景 与君共赏 ——“重庆大学“青践冬运 语传冬奥”实践团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各项工作的指示精神,拉近大学生与冰雪运动的距离,提高大学生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关注度,重庆大学校团委学生志愿服务中心“青践冬运语传冬奥”实践团于2022年2月16日至18…
舒卷提书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22年1月28日访谈方式:面对面被访谈人:鲍老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美术教师工作委员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北国书画社社员,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舒卷提书通讯
“舒卷提书”调研团成员于吉林省长春市展开线下调研鲍景余,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美术教师工作委员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北国书画社社员,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