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生生不息·乡土行”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实践成果汇报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 作者:高雨堃

凤起燕赵,共筑乡潮 河北小分队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行动。“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队“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从多角度入手,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分别走访: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博物馆、共青团丰润区委、崔家屯村、西魏庄子村以及张家口蔚县,通过对不同采访对象的针对性提问,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博物馆——追寻历史印迹,重温工业振兴

“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首先来到唐山室内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参观学习。开滦始建于1878年,是当年洋务运动中所兴办的最为成功的企业,它在中国百年工业编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近代工业的活化石。由于其中开滦煤矿的开发,唐山因煤而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历经近三个世纪的沧桑,开滦煤矿见证了早期工业发展、民族屈辱抗争、新中国建设到如今的转型发展,带动地区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在参观的过程中,小分队了解到开滦集团持续20多年开展乡村扶贫工作,先后对省内17个区县33个贫困村开展对口扶贫帮扶工作,跨越唐山、蔚县、兴隆三个区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0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6个,极大程度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随后“凤起燕赵,共筑乡潮”河北小分队来到唐山博物馆,并采访了唐山博物馆副馆长尹馆长,博物馆以唐山特色历史文化文物为重点展出对象,从不同角度系统地揭示了唐山历史的变革。尹馆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博物馆内所含的唐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极具唐山特色的文化遗产,谈及博物馆对于乡村地区文化振兴的意义时,尹馆长为我们讲述了唐山博物馆的地区特征,市里各类博物馆通过与唐山下属各类县乡级博物馆联动,实现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意义。

共青团丰润区委——聚焦乡村青年,感受志愿热情

接下来,小分队来到共青团丰润区委,采访到两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孔同学和于同学,以及丰润区志愿服务负责人郭燕先生。孔同学是一名大三的返乡大学生,目前在共青团丰润区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主要负责对招募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岗位的分配。“我觉得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项活动,当前疫情形势依旧较为严峻,我们身处志愿岗位,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我觉得也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 听过两位青年志愿者的心声,我们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志愿温情。

同时,两位同学也向我们表达了她们所认为的,丰润地区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丰润区已经实现了煤改气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明显相对落后,家庭收入低,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一些老年保障措施不完善,许多老年人仍要下田种地。”在谈及归巢计划时,两位青年也表达了未来将会回到自己家乡发展的意愿。

郭燕先生目前担任丰润区团委志愿服务的负责人,主要负责丰润地区各个村镇的志愿服务安排,在与郭先生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得知郭先生也正致力于完善农业保险,郭先生亲自下乡,了解到在当地农民种植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由此有了为农民种植姜设计相应的农业保险的想法,目前这一项目正处于完善过程中。郭燕先生在工作中的尽心尽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他保障乡村农民利益的决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心,我想,这也正是实现乡村脱贫所需要的,乡村振兴所必要的无私精神。

崔家屯村、张家口蔚县、西魏庄子村——深入基层寻访,聆听百姓心声

随后,小分队分别走访了丰润区崔家屯村以及西魏庄子村,与崔家屯村的两位年近七十的老社员交谈,听他们讲起亲身经历的乡村改革过程,从六七十年代的温饱问题,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不断解放的劳动力,不断提升的生活质量都大幅度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满足感。从最初种地上交税款,到如今种地资金补助,国家政策的改善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京唐智慧港的创办,极大程度改善了崔家屯以及附近村庄的生活条件,医院的建立,高铁的更新,也为村中青年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工作去处。

同时,小分队也远程采访了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孙宝山先生,孙先生是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共产党员,也是唯一一位具有新闻主任编辑这一高级职称的农民工。孙先生曾为《蔚县志》责任编辑,编写了大量有关蔚县近年来发展情况的文章。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在撰写县志的过程中,孙先生亲自下乡调研,百姓反应目前学校数量较少,“上学仍是头一条事”。谈及冬奥会在张家口的成功举办,孙先生自豪地为我们介绍到张家口地区空气质量极高,近些年来采用污染性很小的煤料,各类措施显著减少大气污染,不仅仅是为张家口绿色冬奥的名片,更是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采访末尾,孙先生谈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建议,嘱咐青年学生在农耕知识方面要增加自身储备,了解相应农村政策,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

最后,小分队采访了西魏庄子村开设诊所的杨金宝先生,杨先生的姑姑正是学医出身,当初毅然放弃市里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家乡创立诊所,杨先生深受姑姑影响,也成为了乡村青年回乡建设的一份子,在采访的过程中,杨先生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乡村青年,对于目前乡村振兴的感受,“目前乡村的教育水平确实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二十多岁的青年来说,乡村存在的工作机遇仍然较少,相比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正是许多青年人不愿回乡发展的原因”。

通过对唐山市内博物馆以及周边乡村地区的走访,我们感受到唐山地区近年来乡村的不断发展,以生活水平为根本要素,以精神文化为最终目的,在不同身份的百姓眼中,体会最为真切的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到基层去,奉献国家,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生生不息·乡土行 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7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寻闽商足迹—血脉中的红与蓝”调研团实践队员心得(一)
有幸在寒假期间走出象牙塔,在厦门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为探寻闽商文化、推进校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本次实践中参访企业…
寻百年团史,追红色记忆
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深入开展“一学一做”实践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
中医药的史与今----山东大学“中医路,寻粹行”社会实践调研团寒假调研成果
2020年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自武汉爆发,短时间里便波及全国,席卷世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多国经济因此停摆,成千上万的人们因病毒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今,疫情爆发已经…
山东大学银发是宝团队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我担当了实践队员的工作。具体实践展开前,我们团队组织进行了动员会议,队长为我们一一解答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随后确定人员分工后,…
山东大学银发是宝调研团队开展对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老年人的调研
银发是宝调研团队成员宋家庆正在开展对老家地区乡镇老年人的调研。成员约到了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负责扶贫的宋副镇长,并对其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成员问了以下五个问题,1.目前高庄镇的空巢老人现象;2.…
山东大学浙江省64分队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母校回访宣讲回顾
1月28日下午,山东大学浙江省64分队队员仇好通过钉钉线上直播开展优秀毕业生母校回访宣讲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筑梦山大•励志启航”,旨在让台州市第一中学的学子对山东大学有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并鼓励…
#团团·行##2022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刀刻匠心,铸魂于木】
#团团·行##2022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刀刻匠心,铸魂于木】木雕,是刀锋上的艺术,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木雕种类纷繁复杂,且各自有其独特的工艺风格,余江木…
冬奥胜景 与君共赏 ——“重庆大学“青践冬运 语传冬奥”实践团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各项工作的指示精神,拉近大学生与冰雪运动的距离,提高大学生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关注度,重庆大学校团委学生志愿服务中心“青践冬运语传冬奥”实践团于2022年2月16日至18…
舒卷提书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22年1月28日访谈方式:面对面被访谈人:鲍老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美术教师工作委员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北国书画社社员,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舒卷提书通讯
“舒卷提书”调研团成员于吉林省长春市展开线下调研鲍景余,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美术教师工作委员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北国书画社社员,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