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互联网+乡村教育”田野调查寒假实践团新闻稿
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互联网+乡村教育”田野调查寒假实践团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实践调研活动。结合学科专业知识,肩负当代青年社会责任,努力提升学科素养。
本次实践以更好地理解乡村线上教育发展现状,提升互联网教育的普惠共享作用为目的,采用田野调查的调研形式,以调研网络学习资源大量涌入这一社会现象为轴心,为有关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乡村教育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围绕线上教育及其影响进行调研,从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辽宁省朝阳市的学生群体的线上教育进行深入了解,并针对调研结果进行详细准确的数据分析。
前期准备期间,来自不同学部院的16名同学召开2次线上会议,明确实践目的,细化团队分工,并针对线上教育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制作宣传海报和推送。经过前期团队讨论学习,实践队员更加明确线上教育的具体含义,针对新冠疫情这一特殊时代背景,讨论促进线上教育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践队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调研报告,展现大工学子的青年担当。
一、拓宽调研形式,增加调研深度
经过前期准备,实践队设计调查问卷,联系有线上教育经历的愿意接受采访的同学们,根据被调查者的学历,网络使用情况,上网使用设备,乡村教育主观感受,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线上教育环境及被调查者主观感受等多个方面,针对被调查者线上教育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结合新冠疫情的时代背景,讨论线上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关注学生们在线上教育后学习状态和方法的改变。在采访中,实践队关注当地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如师资方面、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为期两周的线上采访,团队共回收问卷120份。线上的调研方式为线下具体调研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经验。
对于线下走访调研,实践团队部分成员深入辽宁省朝阳市,围绕乡村教育和线上教育开展走访调研,共走访居民120户,通过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乡村,从微观的村民视角,展现乡村发展的面貌,体会乡村教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乡村教育现状以及人们对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育的看法。田野调研采取实地进行的方式,选取较有特色的乡村环境,通过走访调研,熟悉人口、地理、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除此之外,实践团提前撰写问题,设计调研流程,撰写调研访谈文稿,对朝阳建平乡村村民生活状况和当地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专业数据分析,成果外化于行
在实践的后期,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3名同学对线上线下采集到的问卷数据、线上教育的主观看法进行整理加工。实践队员们致力于提升学科知识在实践学习中的占比,运用stata,对朝阳建平县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多方面的分析。同时,队员们根从cnki里导出文献,进行的文献可视化研究,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线上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充分体现作为大工学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线上教育还未广泛地触及农村,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具有进行线上教育的条件,但参与线上学习的人数只有42.7%。究其原因,团队分析认为,大多数学生并未意识到线上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缺少参与线上教育的意识。实践队认为线上教育相关公司应当面向乡村更多的开设课程,提升互联网在乡村教育中的占比。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将采访视频剪辑为宣传视频,呼吁社会对于乡村教育现状和线上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实践过程,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互联网+乡村教育”田野调查寒假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民情,深入社会,了解时代背景。以大学生的第一视角,反思线上教育模式对乡村教育的推动作用。以人文学科为轴心,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与学科特长,锻炼学科能力,感悟实践力量。绝大部分实践队员在此次调研互动中深入社会基层,对我国乡村的线上教育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实践队员撰写心得感悟,深刻体会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提升自己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意识。
青春为底,爱润为基,实践为行,踏实为心。给教育以温暖,为热爱而躬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19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