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我参加的是访谈百名村支书(乡村建设亲历者),我们通过对这些村支书了解到现在乡村的变化,从生态环境、经济、文化、体育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远景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了乡村经济,壮大了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广大农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发展是质的飞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乡村发展也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谓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乡风文明,内外兼修才算得上美丽乡村。乡村也通过科学治理体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在时空变换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生产与生活,并不断延续下去,表达了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向往。笔者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以下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是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像曾说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承载着特色鲜明的民族记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现在民族文化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增加我国民族凝聚力,彰显我国的民族个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外来文化的入侵,让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从精神层面上团结和号召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华儿女,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化挑战为机遇,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行文化输出,从而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还是一种经济资源。人文旅游的发展依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弄清“家底”,清楚地知道它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充分利用其优秀的文化特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实际体现。同时,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国人自觉地去保护自己的文化,很多民族和地区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的自身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取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4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