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渔洋故居,感受文人风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文韵承传”社会

传统文化在历久弥新中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获取自尊和坚定自信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价值共识,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寻求价值和谐的终极文化基因。为深入了解各地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韵承传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探寻探索家乡传统文化发源地。

2021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与文韵承传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新城镇王渔阳故居,探寻文人雅士的魅力。

王渔洋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距淄博市区20公里。是为纪念清代刑部尚书、一代诗宗王渔洋而建立。包括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等部分,“忠勤祠”内。忠勤祠是一组明代建筑,始建于1588年,次年落成,已有400余年历史,1984年重修,1986年对外开放。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列为山东省优秀201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王渔洋故里景区主要包括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等部分。

王渔洋故居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王士禛在其曾祖王之垣所建的长春园故址上增缮而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300多年间,故居经历了火灾、战乱和多次改造,其西北部花园部分已荡然无存。后由当地政府1984年重修,1986年对外开放。王渔洋故居南门 门楣上“一代正宗”系康熙所题,走进南门,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条宽阔笔直的石板路延伸向北,路的左侧是一个幽静别致的园林,路的尽头便是王士禛故居的主题区了。自东向西四个大门,依次是王士禛故居的原状生活区、生平陈列区、祭祀区和园林区。在原状生活区和生平陈列区大门之间树立一尊王士禛主题雕塑,王士禛神韵诗宗的文学成就几乎掩盖了他的政绩。原状生活区所在的东跨院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故居保存比较完好的五进院落,大门上悬挂的“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王士禛第”金字匾额端庄大气。进的大门迎面的影背墙上是康熙的亲笔御题“清 慎 勤”。经过门房,往里有两条通道,直行是一条长长的胡同,外宽里窄,预示着钱财、福运“宽进窄出”,有聚财之意。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很强,这条胡同通常是下人出入的便道。往左转经过一个园门,便进入了中东跨院中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第一进院往里走要经过垂花门。垂花门位于故居主院的中轴线上,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麻叶梁头垂莲柱”,工艺非常讲究。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很大的一处空间,即故居的第二进院,通常认为是女家眷与亲友话别的场所。穿过过厅就来到了第三进院落,再往里走是一道屏门,西厢房是王士禛的书斋,斋号“信古斋”是康熙皇帝赐给王士禛的匾额。

王渔洋故居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淄博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这与“渔洋文化”所蕴含的廉政思想是分不开的,乐善好施的淳朴家风,崇文重教的入世之道,经世致用的教育哲学,清正严明的廉政家风和忠勤报国、洁己爱民的为政理念,是“渔洋文化”当中的“正能量”。王渔洋为官45年,始终恪守“清慎勤”的准则,践行“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为官之道。王渔洋故居中特别将其所做《手镜》刻印至墙上,《手镜》中许多廉政、勤政理念,对当下的廉政文化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6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夏逝:且听蝉鸣 ——一只蝉的自述

对你而言,夏季的印象是烈阳、蝉鸣、海风,还有记忆中的Ta。就像是《打上花火》中:あの日見わたした渚(那天所眺望的海岸)今も思い出すんだ(直至今日仍能想起)砂の上に刻んだ言葉(在…… 眷恋的冷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暑期公益托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暑期公益托管圆满完成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武汉暑期托管实践活动第一周圆

暑期公益托管还有一项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同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社区公益托管实践队……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走进阜阳博物馆,探寻颍淮遗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地域性,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而颍淮文化是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地域文化的共性,也具有独属的个性。为了深入的了解颍淮文化,2022年1…
文化百韵香
朱光潜在《谈美》中说过: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历史的车轮辗转碾过,模糊了那些脸庞与荣光,如今的我们只能在古迹中去…
探寻红色遗迹,传承沂蒙精神
每一个烈士陵园都记录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历史,都记录了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与当地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都是当地的一段峥嵘岁月。为了进一步认识红色遗迹的重要意义2022年1月18…
探访“纸山”泽雅,探索屏纸传承之路
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泽雅四连碓造纸始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泽雅四连碓造纸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现今的传承情况,…
探访董子文化街,传承儒家文化
作为我国历史上与孔子、朱熹一起并称为三大文化巨人之一的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西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学大师,班固在《汉书》中称之为“群儒首”。他提出的“大一统论”、“天人感应…
深入少数民族,探究文化美学
我国是由多个民族团结而成的国家,经过五千多年的漫长演化中,使得每个民族都其独特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更,这些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文韵传承社会实…
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赴渠县二中、职专宣讲校园行
为向高中师生宣传四川农业大学,帮助了解四川农业大学相关招生政策,2022年1月20日上午8时,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校园行团队一行6人前往了渠县第二中学和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开展宣讲活动。首先,由团队成员杜强对…
青鸟计划就业实习跟进团队完成第三阶段岗位筛选与推送
本站讯青鸟计划是服务大学生就业,助力全省“招才引智”工作大局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吸引青年学子和人才来鲁干事创业,促进“引凤归巢”,推进广大高校学子与相关企业对接,搭建起优秀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桥…
深入聊斋故里,诉说百年经典
一片片黑瓦传承不朽文化,一句句文字诉说百年经典。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而文字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向人们展示了不朽的故事。蒲松龄是清代杰出文学家,一生的文学生涯摇摆于传…
「校园行」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赴渠县二中、职专宣讲
渠县第二中学是一所享誉达州的市级重点高中。师生达6000多人,是渠县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学校地处渠城中心,东临渠江,西邻广场,南接318国道,北望渠江大桥,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校园绿树掩映,四季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