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泽雅四连碓造纸始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典型代表之一。
为进一步了解泽雅四连碓造纸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现今的传承情况,2022年1月19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文韵承传”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浙江省温州市泽雅四连碓造纸景区,了解泽雅屏纸的传承之路
据队员了解,在600多年前的元末,福建南屏的居民为避战乱从福建迁居,而来到泽雅,同时也将他们的造纸术带到了泽雅,因泽雅山高水急,水利资源丰富,从而利用当地地形创造了独特的四连碓造纸工艺。在泽雅高山的保护下,泽雅屏纸就这样沿袭下来。据介绍,泽雅生产屏纸的工序多达70多道,其中的一些流程甚至比《天工开物》(明·宋应星)所记载的更原始。现今总结出的主要流程包括斫竹、做摞、腌刷、熝刷、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撩纸、压纸、分纸、晒纸、囤纸、拆纸、缚纸。
现在,这里明代时的造纸遗址四连碓还在,顺河流分级连建的四座水碓,用来把竹子捣成竹绒。碓坊分成两组,第一组有三座碓坊紧连在一起;第二组为一座碓坊和纸坊连在一起,便于连续操作”。水碓房、捞纸坊和淹竹糟依水而建,背靠青山,形成独特的风景线。经明、清两代发展,泽雅纸农已近10万人,约占当地人口的80%,而屏纸工艺已经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20世纪40年代,泽雅屏纸相继进入上海、山东、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解放后,政府先后设立“屏纸收购站”和“温州地区屏纸产销协作委员会”。当时,泽雅漫山遍野晒满了屏纸,在阳光照射下,山上山下金光灿烂一片,老人们喜称为纸山。因此,当地人常说“屏纸能养家”。然而好景不长,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冲击下,古法纸因其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只能用作冥纸和鞭炮衬纸这些小范围的需求,古法造纸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由于古法造纸的利润小,消费的时间成本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份手工,泽雅四连碓造纸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局。
近年来,泽雅造纸也在不断探求新的出路,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对泽雅纸山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四连碓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唐宅村又建成了中国造纸博物馆,博物馆中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造纸术、泽雅传统造纸技术及我国其它地区的代表性造纸工艺,同时,展馆中还有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等,内容相当丰富。加上唐宅村周边的水碓坑村、吴坑村、垟坑村、上潘村等村落以及村落中随处可见的依水而建的四连碓,形成较完整的纸山原生态村落特色。此外,景区之中还特地划分出一块作为展示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古法造纸的不同步骤。而泽雅屏纸除了传统的低价出路以外,还开发出了旅游用品的新用途。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充分了解到泽雅屏纸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前景与传承发展的现状。我们坚信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今天,以泽雅屏纸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的沿革与创新也将助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助力文化自信道路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不一样的生机与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6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