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杜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徐玉玲 喻越

党员杜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3日电(通讯员 喻越)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实践第六天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优秀校友杜娟,听她讲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杜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毕业生,现任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她于201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党龄十年。十年的时光里,她投身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梦想起航

记者了解到杜娟是在2007年金秋时节初入安徽师范大学,十余年走过,她仍不忘初心坚守在高中语文教育行业的第一线上。谈及刚入校时对师大的印象,杜娟告诉记者:“不怕你们笑话,我那时刚从农村来到大学,觉得大学真的很大,感到很新奇。”怀着对大学校园的好奇,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杜娟开启了她的大学生活。在谈到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时,她提到了辅导员张敬老师,他是一个年轻有朝气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杜娟在大学生活伊始就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更好的适应了大学生活。

在校期间,杜娟曾去乡镇的辅导机构带过课,这也成为了她以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契机之一。杜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她在乡镇的辅导机构里见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在带课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她当时就非常希望可以尽心尽力教好每一个孩子,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投身教育行业的梦想在这里开始发芽,杜娟表示希望在这个平凡岗位上有所坚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这是她作为人民教师的初心,也成为了她在今后岗位上的前进方向,在高中语文教育行业付出良多。

增强使命,砥砺前行

走出校园,投身工作,杜娟一直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而党员的身份也让她在面对学生时的责任感更加深刻。

杜娟在校期间经常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她于201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身份有着深深的认同感,在采访时她告诉记者:“加入党组织,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能成为一名党员,我倍感荣幸。”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她始终坚持用用行动践行入党承诺,在岗位上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如她从去年开始连着带了两届高三,在巨大的压力下也咬牙坚持,最终带着高考的孩子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在2020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党员,这对她的付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杜娟谈到希望自己能够响应时代召唤,继续在平凡岗位做好平凡事情,保持好自己的初心、爱心、耐心。

榜样力量,引领前行

采访最后当谈及到如今正就读的师大学子,杜娟充满了期盼,她希望师大学子们在校时能够多阅读以提升素养,而她更希望师大学子们能够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向记者表示在现在的物质条件之下吃苦耐劳不是让生活如何艰苦,而是大家必须要学习的一种精神,“你得有这种精神,能经受的住生活中的风雨,让你长成参天大树,即使不能遮一方风雨,至少也能护住身后的幼苗,生活中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坦然。”这也是她在教师行业一直坚守着的精神,师大让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了一棵能够“护住身后幼苗”的人民教师,在成长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让她更加坚定初心使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短短十六字不仅仅是师大给予她的宝贵精神食粮,更是她砥砺前行的人生追求。有人努力成长为风雨中的参天大树,只为守护身后的幼苗,成就未来的希望。这是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的人,杜娟用她的亲身经历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而这也正是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寻访的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西柚绿盾”公交反诈活动
2021年7月15日,西南石油大学“西柚绿盾”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南充市顺庆区开展全民反诈公交宣讲主题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院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师生员工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
保护绿水蓝天
为扎实学习领会倡导的环保理念,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进一步锤炼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7月1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子丹心-环保江行”团队在湖北十堰蔡家渡生态果园开展实地调研,…
沐浴在党的光辉下,岁月自成芳华
去年炎热的夏天,我来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而今年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如愿加入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这一社会实践队伍。二十年深情对望,新时代薪火相传,能在中…
安徽师大05级校友丁晴: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采访了05级中文系本科生09级文学院研究生丁晴,现芜湖市横岗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组长。毕业九年,丁晴重返母校,再次拾起过往的记忆碎片…
拨开迷雾,向着光亮那方,前行
还记得大学第一堂思修课上老师让我们写的演讲稿,主题是“你眼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你想要在大学学到什么东西?”我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我懵懵懂懂,苦思冥想在时限内写满了八百字,看似满怀憧憬目标明确,但其…
离别是我教给你的最后一堂课: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举行结业的仪式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7月25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太平回民小学举行了结业仪式,与孩子们告别。用镜头记录此时的笑靥这天估计是老师们在这里拍…
风华正茂时,百年传承者
2021年4月20日,开学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便在室友的推荐下第一次了解到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的基本团队信息,“大概就是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一个党员校友寻访队,具体…
参观王稼祥纪念园:追寻红色足迹,陶冶爱国情操
为学习中国共产党员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伟大品格与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增强自身信念、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实践活动开始后的第四天,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团队组织全…
离别是我教给你的最后一堂课: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举行结业典礼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7月25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太平回民小学举行了结业仪式,与孩子们告别。用镜头记录此时的笑靥这天估计是老师们在这里拍…
青春教行: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队举办开课的典礼
为拉近教学距离,为支教活动开个好头,7月19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太平回民小学室外广场上召开了为期15天暑期支教的开课仪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