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拨开迷雾,向着光亮那方,前行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肖雪琪

还记得大学第一堂思修课上老师让我们写的演讲稿,主题是“你眼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你想要在大学学到什么东西?”我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我懵懵懂懂,苦思冥想在时限内写满了八百字,看似满怀憧憬目标明确,但其实至少有一半的内容都是套话空话。谁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呢?得过且过吧。而一年后,我加入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回首过往,我好像有了不同的感悟,虽然有时我还是有些迷茫和无措,但是在这团迷雾中,我好像看到了不远处有光亮,并且,我正坚定地向着光亮那方,前进。

在迷雾中摸索,跌跌撞撞,如有所感

始终处于迷茫之中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所幸入校不久,我就加入了文学院团委宣传部新媒体组,开启了与我想象中的有所偏差,但十分充实的新的体验。在这里,除了向学姐们学习制作微信推文,我也在慢慢开始了解我们的学校,开始接触同学们、学长学姐们、老师们,我才发现,师大真的是一所学习氛围超乎常人想象的学校,在师大,不乏积极上进的同学、认真负责的学长学姐和博学多识的老师……同学们在课余结伴前往图书馆学习,学长学姐虽然只比我们大几岁,但是站在讲台上也成熟稳重、侃侃而谈,老师们才学渊博,与我们一起探讨问题时张嘴就能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他们都对我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看到他们都是我憧憬、梦想的模样,我也不禁询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成为那样的人呢?也正是从这一声发问开始,我感到眼前的迷雾散开了些许,我好像意识到我理想所在何处了。是的,我要向我身边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在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中勤学好问,以满满热情感染身边的同学,并且在未来,也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迷雾中寻找,不甘堕落,发现光亮

刚刚得知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消息时,我就决心要趁这次机会好好提升自己。5月26日,在同学的推荐下,我正式成为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的一员。尚未进入团队时,我就对这个团队有所耳闻,但因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根本就没有“妄想”过加入团队;加入团队之后,我一方面意识到了自己与大家的差距,一方面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光亮。而在对我们的团队进行了更深入地了解并开始了实践之后,我更是常常由内心深处发出感慨:“我们要做的竟是这样意义非凡的事,我们的肩上竟也承担着这样伟大的责任!”

7月10日,假期刚刚到来,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拉开了帷幕。在与各位学长学姐取得联系后,7月16日,我也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采访经历。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一位05级的学姐,从最开始联系到她时,她就对我十分的包容和有耐心,而在我频频对她表示感谢时,她却说:“不用客气哦,我当年也是这么被学长学姐照顾的,这就是文学院的薪火相传。”而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慢慢感受到了优秀的学姐能给身边人带来的感染力,采访的最后,学姐送给了我一句话:“惟诚可破天下之伪,惟实可破天下之虚。”这是安徽师大教会她的,现在,又由她传递到我们的手上,在那一瞬间,我的眼前更加明晰了,在前人的指引下,我在迷雾中不断摸索,确定了自己要前进的方向。

在迷雾中前行,坚定方向,奋起出发

在团队中,我负责的主要是微信推文的制作和推送,队员们需要将他们的采访实录发送给我整合。翻阅了几十篇采访实录,我才发现优秀的人之间总是有共通点的。虽然这些学长学姐毕业于不同的年份、就职于不同的岗位,但在他们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应当多阅读、多实践、多学习,而在他们工作了甚至退休了之后,“学习”这个字眼好像也是不曾间断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现在已经98岁高龄的郑鸣玉老人,在采访中,他就表示自己现在仍然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天都会读报学习,精神好的时候,甚至还会写写画画,这种持之以恒,透过文字直直打到了我的心里,让我不由得反思我的现在,也不禁展望起了我的未来。

在向学长学姐的学习和交流中,我眼前的光亮也在逐渐清晰,我想,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的也许就是一个指路灯的角色,他们为我们拨开迷雾,在道路前方等待我们,也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向着光亮那方,出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保护绿水蓝天
为扎实学习领会倡导的环保理念,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进一步锤炼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7月1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子丹心-环保江行”团队在湖北十堰蔡家渡生态果园开展实地调研,…
沐浴在党的光辉下,岁月自成芳华
去年炎热的夏天,我来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而今年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如愿加入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这一社会实践队伍。二十年深情对望,新时代薪火相传,能在中…
安徽师大05级校友丁晴: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采访了05级中文系本科生09级文学院研究生丁晴,现芜湖市横岗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组长。毕业九年,丁晴重返母校,再次拾起过往的记忆碎片…
杜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党员杜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3日电(通讯员喻越)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实践第六天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
离别是我教给你的最后一堂课: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举行结业的仪式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7月25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太平回民小学举行了结业仪式,与孩子们告别。用镜头记录此时的笑靥这天估计是老师们在这里拍…
风华正茂时,百年传承者
2021年4月20日,开学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便在室友的推荐下第一次了解到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的基本团队信息,“大概就是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一个党员校友寻访队,具体…
参观王稼祥纪念园:追寻红色足迹,陶冶爱国情操
为学习中国共产党员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伟大品格与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增强自身信念、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实践活动开始后的第四天,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团队组织全…
离别是我教给你的最后一堂课: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举行结业典礼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7月25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太平回民小学举行了结业仪式,与孩子们告别。用镜头记录此时的笑靥这天估计是老师们在这里拍…
青春教行: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队举办开课的典礼
为拉近教学距离,为支教活动开个好头,7月19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太平回民小学室外广场上召开了为期15天暑期支教的开课仪式。精…
碳碳碳实践队暑期实践1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为了响应这项决策,碳碳碳实践队结合我国对于碳排放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