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宜昌9月10日电(通讯员 符恺依)
为深入了解“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背景下长江各流段退捕渔民安置现状,探寻民生生态平衡之路,七月下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渔歌互答看青山”暑期社会团队一行6名成员,分组前往四川都江堰、湖北宜昌和恩施、江苏南通,实地走访当地退捕渔民与政府部门。
抓铁有痕,推进长江生态建设
7月22日,实践团成员就全面禁捕、保护长江工作的推进情况同当地水利局工作人员展开讨论。“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大保护的理念后,宜昌积极响应,取得了长江保护战役考核‘三连冠’的佳绩”,宜昌市西陵区水利局办公室干事告诉实践团成员,“2020年是十年禁渔的开元年,宜昌市水利局协同执法部门,收购渔船、没收渔具,打击涉渔刑事案件87起,其中,渔业行政执法85例,市场监管执法2例。在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长江的生态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此外,团队成员在交流中还了解到,近年来,宜昌的水污染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宜昌流域的长江水质现达II类标准,濒危物种江豚重现江面,为此,宜昌市政府还专门建立了观景台,供游人观赏江豚逐浪戏水,在成为新晋旅游打卡点之余,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为了更直观感受长江生态的变化,次日,实践团成员来到长江沿岸实地考察。都江堰的湍流不息、清江河的碧水蜿蜒、”水电之都”的平湖之美、“江海明珠”的滨江主城蝶变,一幅幅绿色生态的画面,无不彰显着长江的生机与活力,也印证了长江的生态建设在“抓铁有痕”的力度下,成效显著。
用心用情,落实渔民转产安置
7月24日,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当地农业农村局和经济发展局,了解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现状。据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农业农村局执法队队长介绍:“巴东县共530名退捕渔民,其中劳动年龄人员409人,除暂无就业意愿的25人外,现已全部就业,并得到妥善安置”,当谈及如何保障退捕渔民再就业问题时,他表示巴东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当地退捕渔民的基本信息,向退捕渔民发放过渡期补贴,动员退捕渔民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开展就业培训,提供企业吸纳、灵活就业、发展产业、自主创业以及公益性岗位五种就业途径,此外,巴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会定期进行动态跟踪,精准回头看,确保零失业。
随后,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当地退捕渔民,其中一对夫妻说到:“禁渔之后,政府不仅收购了我们的渔船,还给我们发放补贴、办理五险一金、帮我们安排好工作,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手里宽裕了不少,曾经皱皱巴巴的衣服也终于整洁起来。”刘阿姨表示,在往年,她和丈夫除了要每日提心吊胆地看守渔船,还要苦心经营贩鱼生意,而现在,在政策支持与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不仅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正在向小康看齐。
渔歌互答,探寻民生生态平衡
通过本次调研,成员们不仅对长江保护工作推进的情况和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把握,也对实现“渔歌互答看青山”的美好愿景展开了思考。调研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兼顾执法力度与安置温度是平衡生态与民生的重要支撑,如何强化公众的生态认知、将保护环境内化为自觉以提高工作效率则是接下来应思考的命题。
炎炎夏日,南京师范大学“渔歌互答看青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认识到保护好长江是实现生态、生产、生活有机统一共赢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长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理念。“保护长江,造福人民”,宣扬长江生态建设、助力民生生态发展,“渔歌互答看山”实践团正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5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