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线上+线下“联合调查疫情期间家乡农业发展状况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者:程义涵

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不断深入的一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我们也必须紧跟新时代、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为开创新时代幸福美好局面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目的

1. 走进家乡农业,亲身实践

2. 调查疫情期间家乡农业农村局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

3. 调查家乡近几年农业发展的情况及作物的产量、土地的使用情况

4. 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加深自己对于农业的印象,坚定自己扎根于农业发展的信念

(一)农学院实践分队洛阳城中村

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健康成为了一个热词,人们在闲暇之余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家人的提抗力。俗话说“病从口入”,想要有个健康的体魄,饮食习惯以及食品的品质肯定要放在首位。当我看到网络销售平台上各种绿色农产品越来越抢手,超市里人们购买农产品时不再仅仅只看价格,我就萌发了对绿色农产品进行调查的念头。

调查主题选定后开始设计调查问卷,关于问卷我认为最难的恐怕要属个人信息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等情况。从其他高校同学分享的调查经验中得知性别和年龄大家都不会太在意,但是职业和收入大部分人不是拒绝就是填写虚假信息,这样不仅会得到错误的调查结果,还违背了调查的初衷。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职业对是否购买绿色农产品影响并不大,可以删除此问题,但是收入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让人们能够接受并认真填写呢?最后我决定不直接询问被调查对象的收入,而是采用居住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替代,结果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提倡云调研。如果利用问卷星或腾讯问卷等调查平台,会非常方便,能大大缩小工作量,还能自动生成调查结果图表。但是我考虑到这种方法问卷回收率较低,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并且由被调查对象自己填写问卷,随意性比较大,调查结果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考虑再三,我决定采取将调查问卷让家人帮忙发给各自的朋友或同事进行调查,由于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排斥扫码或者打开某些链接,所以我觉得直接将问卷截屏发送,这样一目了然可能效果更好,结果出乎意料,很快就收集齐了我所需要的样本。通过查看,我发现比较缺乏对26-35岁以及56岁以上群体的调查,尤其老年人还是购买农产品的主力军,所以我就在所居住的小区附近随机寻找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力求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及全面性。

本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不过由于特殊时期只能采取个人调查方式,我觉得调查对象的选取还是少了一些。

二)农学院实践分队兖州区农业农村局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全国上下均在为打赢这场战争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应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见证乡村振兴,见证脱贫攻坚,见证新时代、新农村的崛起。

2020年8月3日下午,我一人来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地点——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局科长安排王红静阿姨接待了我,并向我介绍了兖州区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疫情期间全区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及获得成果。详情如下:

全区耕地50万亩,土壤以潮褐土为主,占59.37%,19年全区31.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61公斤,比去年亩增加30.8公斤,总产达到17.73万吨。秋季农作物种植面积34.7万亩,其中玉米28万亩,大豆6万亩,花生0.34万亩,地瓜0.3万亩,其他作物0.1万亩。经田间测产,玉米平均亩产625.6公斤,总产达到17.52万吨;大豆平均亩产228.3公斤,总产达到1.37万吨。全年粮食总产比去年增产0.61万吨。并且在蔬菜生产、渔业生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乡村振兴、生态循环农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应保证质量安全,为了强化农资市场监管,19年全区共完成省级专项监测100批次、市级监督抽查860批次、区级监督抽查607批次、全区定性抽检56000批次,合格率均为100%。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倡议和发动下,兖州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齐心协力投入抗“疫”战场。3月底,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已基本恢复正常。保证了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主要有:农资储备和供应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蔬菜生产销售迅速恢复正常、产品生产稳步推进。同时全面落实政策,助力农业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与稳妥有序推进农业投资项目。

实践活动最后,王阿姨还向我介绍了今后兖州区的发展方向,党建统领作用进一步强化下,引进人才,继续推进乡村振兴。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在以后我们也应多走访,多调查,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担起作为农业学子应尽的责任。

三)农学院实践分队兖州区朝阳村

在山东农业大学学习的一年时间里,我对农业从一开始的感兴趣到现在的想要了解及深入了解。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所学的专业,我也就从身边能接触到的地方开始,来到老家了解村里的情况。于是在2020年8月5日,我来到我的老家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村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虽然这是我的老家,但之前对它的了解也只是停于表面,从没有深入了解,这一次和村团支书的对话才让我真正了解了这个村庄。8月5日上午10:00,我来到朝阳村村委会找到团支部书记说明了此行的目的,他非常热情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解答了我的疑问。

在和团支部书记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了很多信息,首先是人口信息,朝阳村总人口1186人,共有286户人家,其中1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28人,对于村里的10户贫困户村委会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帮助这10户人家早日脱贫。其次是关于种植的土地的信息,朝阳村总耕地面积有1420亩地,其中有500亩流转土地(向外承包)和38亩大棚种植土地(主要种植蔬菜),流转土地多是私人承包且收益较高。然后我们聊到了村民主要种植的作物,以前主要是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但是近几年都开始以种一些树木为主,发生这样转变的原因主要是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村里的劳动力向外流失严重,导致村里多数是老人和幼童,因此种植绿化树相对来说比较好打理而且收入也相对较高,收入由原来的只依靠耕地支撑到现在转变为外出打工收入和种树收益相结合的方式。然后聊到了村民的收入问题,由于大多数人口都选择外出打工,所以人均收入就相对比只单纯耕地的收入高,收入大概为每人每年7000-8000元左右,村民生活的日益变好,而且村庄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村委会的协助更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聊到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村委会的收入问题,村委会的收入只要是用于村里的基本开支,收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前期铺设的6条路的补偿费用其次就是镇里每年都会拨给一笔费用为处理日常事务使用,收入总额在每年13万左右。以上这五个问题是谈论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很早就想了解但是一直没机会正式且详细地了解,也是这一次的对话更新了我存储在脑子里的关于老家的信息,老家的发展有困难、有挑战但是也有进步和成功,希望以后能将所学回报社会和乡村。

当我从办公室走出来后,我就想到田间去看看,和村团支部书记的对话使我更加了解这个村庄,我也想看看村民们种植的土地,看看他们种植的树木、作物和希望,随后顶着烈日我来到了耕地区,一大片土地进入眼帘,在那里我看到了团支书说的大片的玉米、高高的树木和“发烫”的大棚。种植的东西是土地的希望,是土地母亲的培育。土地是农民的希望,是农民伯伯的艰苦奋斗。

虽然只是实践了一天的时间,但我却感觉学到了很多,虽然只是和团支部书记的交流没有真正下地实践,但却为我下地实践提供了帮助。和团支书的谈话使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村庄、土地的信息,希望以后能够学以致用,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实践打基础

(四)农学院实践分队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不断深入的一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我们也必须紧跟新时代、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为开创新时代幸福美好局面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7月28日,我们团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地点——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局化科长等相关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莒南县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疫情期间全县农业生产的状况。

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莒南县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70%的土地为丘陵,30%的土地为平原。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下降,但粮食产物、油料产物、水果产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天气影响,种植作物产量浮动较大。19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467339亩,平均亩产372.21公斤,相比去年,今年的小麦产量有所下降。2020年全县小麦种植核定面积44.16万亩,当前累计化学除草面积6.6万亩,病虫害防治3.68万亩,浇水1.1万亩,追肥1.8万亩;春播作物面积45.6万亩,其中花生32万亩、甘薯7万亩、瓜菜5.4万亩,已累计播种瓜菜面积2.5万亩;全县蔬菜在田面积2.58万亩、日生产上市136吨左右;草莓在田面积2.23万亩、日生产上市194吨左右。

为了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市场执法监管检查及宣传行动,开展了2020年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破坏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速测合格率10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莒南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号召,扎实做好涉农企业复工复产、春季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成立稳产保供工作专班,全力做好春管春耕工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复工,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工作,狠抓涉农企业安全生产。

实践活动最后,化科长带领我们前往了省农科院在莒南县的花生实验田,为我们介绍了相关的技术,同时表明可能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的想法。

经过一天的实践活动,我们了解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我们也会将实践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我们青年农学学子的一份力量。

经过近10天的线下实践和线上总结,我们感觉到虽然近几年农业发展较为平稳,但是许多地区的居民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依然很薄弱,多数人认为农业发展与自己的关系微乎其微,所以下一步要加大农业知识方面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对于农业的认识,改变居民对于农业的传统观念。其次,部分地区对于农业生产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同时对于农作物销售的意识也较为薄弱,下一步应当向部分地区的农民宣传新政策下的农业生产理念,增强农民的销售意识。提高农业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参与这次实践,我们感受到书本上学来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可以教给我们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拓宽自己的视野,磨练自己的意志,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本次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更是社会实践的“第一桶金”,作为大一的我们,通过这次实践,向社会迈出了第一步,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定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以后继续进行社会实践的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寻访韶山红色文化报告论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曾有此言,意为终日思考钻研却不学习实践是无用的。我深信此言,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实践,对于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乐于去分析事情的逻辑性以判断其真假…
安徽学子三下乡:学史悟乡情,实践促振兴
为全面深入了解固镇县文化底蕴、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新发展理念,将对文化、问题、发展的思考带入支教课堂中,合肥工业大学学生会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大学生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烟花”期间“停教不停学”…
广西学子三下乡:学子下乡齐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章
同心捧月照天山 砥砺奋进著华章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一年。回顾来路漫漫征程,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苏州大学医学部金色麦田夏令营实践团队开展了主题为“追忆峥嵘岁月,筑梦无悔青春…
顺溪,如同我的另一个家乡
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金点子·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桂林市灌阳县顺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截至7月16日,为期五天的暑假“三下乡”社会…
走进济宁长沟,深入实地调研
一、访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长沟镇小队7月15日8时,济宁长沟助力三农发展实践服务团队一行七人,在刘鑫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长沟镇镇政府,并拜访了省委选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与…
精神传承促乡村振兴,材子归来作全面
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金点子·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桂林市灌阳县顺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前往湘江纪念…
寻访新企业,争做新人才
团队于7月25号正式抵达上海,时值台风“烟花”抵境,上海市下起了大雨,队员们于风雨交加中艰难前行。经过了一晚的修整,第二日提前抵达华为上研所。虽然天公不作美,但队员们都没有丝毫的怨言。导员刘世国和…
助力“十四五“,华为访谈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智筑暮行”调研团总结推文
根据我国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0.3%,标志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0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