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青春不败 映山红遍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钟道运

7月11日,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后,安徽师范大学“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踏上了赴往安庆市杨桥镇的旅程,开始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启程前夕,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学校这些让我产生依赖感的环境,融入一个新的集体,开展从未曾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整个“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说,这是一个洋溢青春活力但又缺乏经验的崭新团队。

经验的缺乏、旅程的未知对于每个团队成员来说,都是压力与动力、忐忑与兴奋并存的。

7月12日正式开课,上午八点是我们团队和家长联系时确定的开课时间。在等待孩子们过来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充满着期待与犹疑 :究竟有多少学生愿意参与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能教给这些学生什么?学生对我们的活动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庆幸的是,第一天到最后还是来了18位同学。这些同学都是来自杨桥镇本地,年龄不一,最小的同学才四年级,最大的也不过刚刚中考完。相比于我们这些内心忐忑的大学生,小朋友们的脸上则要开朗得多,热情地和实践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打着招呼。我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的青春气息。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肆意地欢笑,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了在阳光下挥洒汗水的痕迹,这份肆意与无拘无束总会将我的记忆带回到许多年前的盛夏。阳光、汗水与盛夏与我而言都是明媚到近乎热烈的青春的象征。

我好像也成了小孩子,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一股使不完的气力。我迫切的想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哪怕只是教会他们一个英语单词、一道数学题目、一首古诗也好。我辅导的学生是孩子们当中为数不多的准高中生,我问他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过一些设想,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说他将来想成为一名厨师,他说自己其实从来没想过要上大学,像他这样的学生是早就已经被淘汰了的。

这位同学就来自我们的实践地点花山村当地的花山中学,在出发前的预先调查中我们就已经知道花山中学近些年生源流失十分严重,一整个年级所有的学生加起来甚至都不超过十个人,最近的一次招生一个年级仅有4个人,面临着被合并的风险,师资力量也十分缺乏,这就导致花山中学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但是这些预想的东西远不如自己亲眼见到更令人震撼。

我的学生是笑着说出那句“像我们这样的是早就已经被淘汰的,可能以后都上不了大学”。但是我知道,其实他并不愿意就这样“认命”,他家住在离花山村很远的地方,每天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可他还是每天早上都来得很早。面对他,我时常会感到自己是那样的渺小,我总是在想我做些什么才能真正的帮上他呢?我不敢奢想我教给他的东西能给他带来多大的改变,我只是觉得一颗如同从贫瘠的荒漠里开出的求知的嫩芽应当被尽心尽力地对待。虽然他的基础很差,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要反反复复讲上三四遍,但他从来不会不耐烦,不会沮丧,每一个问题都坚持一定要弄懂,我知道,他也想着要多学一点。

像他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既然基础不如别人,那就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他们会叫我老师,问我许多问题,有时也会向我倾诉他们关于未来的美好幻想。在他们面前,我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的许多不足,或许我懂得的书本知识确实要比他们多,但孩子们对于生活的信念与追求却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每年五月,是杨桥镇的映山红花开的日子,小小的红色花瓣寓意着“坚定信念,永不言弃”。这些孩子们就像是在杨桥镇土生土长的“映山红”,虽然花开时不那么起眼,却有着青年人独有的旺盛生命力,盛开时漫山遍野映山红遍,给杨桥镇带去了生气与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盛夏时节 不负相遇
7月24日,安徽师范大学赴安庆“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会议室举办了文艺汇演,实践团队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联袂演出,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也就…
弘扬红色文化,走进革命先烈
(通讯员刘郴杨)7月14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在南化塘镇人民政府,通过对南化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瑞杰、南化塘镇团委书记魏秀俊和南化塘镇…
传承红色基因,力行时代使命
(通讯员刘郴杨)7月14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在南化塘镇人民政府,通过对南化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瑞杰、南化塘镇团委书记魏秀俊和南化塘镇…
华农学子三下乡:探寻长沙红色记忆,弘扬革命奋斗精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培养优良党性,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9日至8月15日,在长沙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希…
不负韶华,传承红色基因
(通讯员刘郴杨)7月14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在南化塘镇人民政府,通过对南化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瑞杰、南化塘镇团委书记魏秀俊和南化塘镇…
追忆革命岁月 重温红色之旅
为了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学生对蚌埠历史文化的了解,2021年7月11日,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三下乡”活动“红色青年行”党史宣讲团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市博…
华农学子赴长沙历史馆:追寻伟人足迹,筑梦红色之旅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长沙共产党人、党组织领导、长沙人民前赴后继、建设美丽家园的百年奋斗史,更深刻地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小家大国”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5…
历史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学生对蚌埠历史文化的了解,2021年7月11日,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三下乡”活动“红色青年行”党史宣讲团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市博…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刘郴杨)7月14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在南化塘镇人民政府,通过对南化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瑞杰、南化塘镇团委书记魏秀俊和南化塘镇…
厉家寨——愚公移山精神代代传承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是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厉家寨人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以“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