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访独秀园:寻革命轨迹,传红色基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张娣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独秀园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安庆市陈独秀纪念馆馆长田地山进行采访。本次活动旨在追溯先人革命轨迹,缅怀革命先辈,深度学习红色革命思想,在调研过程中切身感悟先辈的伟大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传播红色力量。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园区内主要分为陈独秀纪念馆和独秀墓园两个部分。纪念馆中包含大量的图片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史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陈独秀的生平事迹。

“独秀园的建立表达了后人对陈独秀先生的缅怀。” 馆长田地山这样告诉团队成员。随后,他带领团队参观了园区。在独秀墓园区,团队成员惊喜的发现有一棵树龄百年的“龙柏”,年龄正与党相同。面对这样的发现,馆长田地山为我们介绍了园内设计的其他“小心机”。

他表示:“这些设计都是有寓意的。比如我们刚刚看的独秀园牌坊宽19.19米,高10.9米,分别代表发生五四运动的发生时间和陈独秀先生的出生日期:1879年10月9号,中间三个字独秀园是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民主和科学是陈独秀的一生追求,故采用陈独秀自己的手书体。”团队成员馆长田地山又为我们介绍了惊雷浮雕:浮雕分为4个部分,以长江的波涛为主线概括了陈独秀的一生,寓意着陈独秀的一生与长江密不可分,他这一生也正如长江一般波澜壮阔。浮雕高4米,长60米,与他的64岁的寿命相对应。

陈独秀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包含徽派特点,糅合现代气息。参观时,我们看到了以时间为主要顺序的大量珍贵史料,他们以图片、实物、视频播放、场景复原方式,清晰地展陈了陈独秀的生平事迹。初入展馆,陈设的家谱复印件、人物关系图等叙述着陈独秀其人;早稻田大学的影像等表现了他早年东渡日本求学创办《安徽俗话报》、编辑《国民日日报》以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英雄志气;《新青年》报刊等诉说着陈独秀先生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的革命精神。

当团队成员走到陈独秀展馆末端的一处场景复原时,对“独立高楼风满袖,白帽西服撒传单”的场景感到震撼。田地山介绍说:“这里用光影变幻的技术模仿了飘散下来的传单。”馆中以富有新意的技术巧妙复原了这一场景,即复原了历史真相,又为其增添了艺术的色彩,取得了内容与形式的较完美统一,增强了社会宣传教育的效果。

在深入了解了陈独秀先生的生平、感受到了他伟大的革命精神之后,团队成员决定录制一期视频课,将调研成果带入课堂,通过视频影像和生动讲解让孩子们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学习和弘扬本地红色文化。

经过繁忙的录制、剪辑工作,一堂关于陈独秀生平的课程最终以视频的形式在课堂呈现。视频课播放结束,团队成员在课堂开展了有趣的知识问答活动,活动问题围绕陈独秀的革命事迹展开,小朋友们积极的举起了手,争着回答问题。当老师们发出“大家有什么感想“的提问时,同学们纷纷举手。一位同学说到:”正是因为无数像陈独秀一样的先辈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要永远记得他们,时刻缅怀他们。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做好每一件事,长大以后建设祖国。“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此次调研活动主要包含参观独秀园、与馆长进行对话、录制视频课三个部分。活动中,团队成员在独秀园共同追溯陈独秀的革命足迹,驻足聆听陈延年、陈乔年等其他革命烈士生平事迹,学习他们追求真理、恪守信念的高贵品格,学习他们爱国忧民、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又以视频课的播放给当地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实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开展返家乡兼职,丰富精神生活
2021年8月1号,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ICH小组在山东省、贵州省、广西省、青海省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该小组以返家乡兼职为主,每个人在自己的家乡寻找适合自己的兼职,在兼职的同时,体验生活…
助力复工复产,深入精准扶贫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你有困难我来帮团队于2021年8月10日至2021年8月15日在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等地展开了以“助力复工复产,深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小组队员活动过程中全…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 筑梦记忆
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杨桥镇花山村开展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支教期间,团队着力打造“红色基因筑梦记忆”红色故事会活动,每日为学生开展一堂生动有趣的红色文化课程…
探索南京古鸡鸣寺建筑文化之旅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七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六朝古都南京市的古鸡鸣寺中,我们小组进行了本学期的暑期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的小组由滁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三名同学组成,…
红色歌谣润童心,声声向党跟党走
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为让孩子们在唱红歌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7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完全小学开展“唱红歌,明党史,跟党走”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
安徽师大学子对话党史研究室:延乔兄弟碧血映红旗
英烈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精神烛照未来。随着《觉醒年代》的爆火,无数观众在荧幕上认识了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并为其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伟大事迹热泪盈眶。影视剧让兄弟二人的形象在观众心中鲜活起…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色基因传承队
2021年8月14日,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学党史”中常学常新、不断感悟,进一步汲取精神力量、升华理想信念,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红色基因传承队队员在青岛市即墨区古城街道开展以“学党史,知党情,…
以史为根,铭先辈峥嵘历程
在看完《觉醒年代》后,我心中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的形象从寥寥几行生硬的文字,转变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鲜活又坚定的人物形象。剧中描绘出这样一幕:陈延年、陈乔年先后遍体鳞伤走向刑场,画面将兄弟俩回眸…
助教务农,美好乡村——向阳服务小分队
2021年8月11日至8月15日,为深入贯彻“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乡村振兴项目,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号召下,8名青年志愿者组成了志愿服务小队“向阳服务小分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去往山东省东营市、…
吆喝文化何去何从
吆喝,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商业宣传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贸易出现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高亢悠扬的吆喝声像历史的印记一样,穿越无限的时光,刻画着每个人的儿时回忆。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吆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