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理工学子:矿区治理护环境,红色文化永传承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作者:聚‘焦’灾害预警

7月15日,资环学院“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队到焦作市中站区“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领会焦作市的红色精神内涵。

1919年,英国福公司在中站区开工建设王封矿,是为福公司在焦作最大的矿井,被世人称为“西大井”。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是河南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为大力发展焦作市全域旅游,充分利用王封煤矿百年工业遗存,传承“特别能战斗”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实施的工业废弃土地转型发展的红色文旅项目。

实践团于当日上午九点启程,十点抵达目的地。在景区工作人员林主任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王封矿区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将矿井水净化作灌溉和景观用水,使用歼石堆充填塌陷坑,对矿业遗迹做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多种方式,让一片废弃的煤矿焕发出新的生机。

下午四点,实践团偶遇赴景区进行党建活动的来自中州铝厂的工人们,与其领导进行协商后,实践团成员与工人齐聚,参观了西大井矿井井架——这是焦作市唯一一座英式井架。在英雄广场,学生和工人共同领悟到“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真谛。1925年7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数名焦作煤矿工人发动罢工运动,历时半年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主席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年轻人就要多为国家干实事,不怕苦,不怕累。”一位党员工人对实践团说。

与工人们道别后,实践团来到王封总部,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特别能战斗”精神微型展馆。负责人为团队讲解西大井的历史文化和矿井的修复工作,使团队成员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王封矿的发展提出建议,得到了负责人的认可。

最后,团队成员于景区会议室进行当日实践的工作总结,队长及队员表达了自己对于此次行程的感悟,依照自己的理解诠释西大井革命精神,学习到焦作煤矿工人不甘屈辱、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气节和勤劳隐忍、憨厚淳朴的传统美德。本次实践意在教育人们:西大井不仅是废弃矿区治理的好榜样,更是红色精神文化的好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岁月蹉跎
岁月蹉跎——读《活着》(评论员丁毓)《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诸多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的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
河南理工学子三下乡:固脱贫,兴文化,助振兴,青年实践团在行动
7月13日,河南理工大学“志愿助力文化振兴,文明引领乡村新风”实践团前往洛阳市嵩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分为三个小队,分别前往嵩县黄庄乡道回村小学支教、木植街乡政区及村庄进行志…
一心向党铸大医,守护人民现精诚
8月28日,湖北医药学院忆往弘英社会实践队成员响应国家号召,宣扬优秀党员的感悟与精神,前往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采访了优秀共产党员姜雪强主任。共产党员的初心是舍生忘死、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
浙江工商大学实地调研衢州“个人碳账户”实施情况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报告,面对这一重要一体,浙江省内光满开展减排措施。而早在2018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衢州市江山银行率先试点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并于随后迅速扩散推广…
“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对华能玉环电厂开展调研
为切实探究“上大压小”政策带来的环境减排效益及其所需的经济成本,8月28日,山东大学(威海)“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部分成员通过线下访谈的形式对华能玉环电厂进行了调研。首先,团队成员共同拟定访…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描绘了新的蓝…
河南理工学子:前往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
7月15日,资环学院“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队到焦作市中站区“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领会焦作市的红色精神内涵。1919年,英国福公司在中站区开工建设王封矿,是为福公…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挖掘地方四史教育史料资源or探索其宣传路径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结合安徽省防疫要求,原定“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南陵中学编研校史•推动皖南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团队线下实践活动无法如期开展。为确保后续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高社会实践质量,…
山东大学哲社学院“长者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地方分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老有所学,老有所盼。温情护老,爱心传递。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常用功能、掌握互联网诈骗判断方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长者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地方分队于7月24日-8…
汲诗词之味以达未来
2021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一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数万同胞因为这场疫情离世,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抗疫前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情形。在回顾全国抗疫历程时,我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