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蹉跎——读《活着》
(评论员 丁毓)《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诸多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的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余华用平静的几乎冷酷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血肉丰盈的福贵。艰难的几乎残忍的人生,福贵用他那悲惨的命运向我们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以及活着的意义。
那是一个特殊的寒假,我们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病毒在蔓延,有多少人在反抗,在与病魔斗争,在这一年,我们最多的新年愿望便是健康的活着,只要活着,我们便能够战胜苦难,击败病魔,继续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网上在实时更新最新的治疗详情,人们响应号召,不再走亲访友,大家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保护着大家,也正是这个契机,让我能够好好沉下心来,再次读《活着》这本书,也正是有了这次经历,我对《活着》,对文中的徐福贵有了新的认识。
一本《活着》,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徐福贵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叹息,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徐福贵几乎时时身陷生与死的边缘,痛苦的挣扎,忍受着至亲们一个个离去,在一次次的希望的破灭中坚韧不屈的依旧的活着。在徐福贵输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家产时,徐福贵的母亲这样对他说:“只要活得快乐,穷也不可拍”。是啊,穷有什么可怕的呢,活着已经是一种幸福,而且能够快乐的活着已经是人生的莫大追求,其他的虚名浮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只是迷乱了双眼的一时虚幻。
在文章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在土地上继续耕耘,本书的境界也在这一刻进一步提升,在给了人们更多哲思空间的同时,更深层次揭示了活着的本质意义,也暗示人生在经历苦难艰辛,尝遍了所有的酸甜苦辣之后终将归于平静,就像大海在汹涌过后最终会成为一个安睡的孩子。
活着?怎样活着?为谁活着?活着的意义终归在于我们自己的解读,这是我们人生的界定,也是我们对岁月的追随。
http://www.dxsbao.com/art/408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弘扬“两会”精神·牢记使命担当——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新时代进步青年,来自……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2020年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四)“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尊贤敬老,扬风树德——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自古中华民族便有尊老奉贤的传统。古人云:“老吾老,以……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送温暖,老人展笑颜——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幼小到老……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贯彻两会精神·团结人民力量——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弘扬两会精神,传播民法典,重庆师范学校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的……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送进颐养院志愿服务暖人心——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年人已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占有相当大比重的群体,他们的身……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爱在夏日情暖夕阳——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者服务队暑假“三下乡”系列活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终将成为白……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专心致志,行“成”于思——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趣味成语课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小朋友们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日常……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