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挖掘地方四史教育史料资源or探索其宣传路径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晗月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结合安徽省防疫要求,原定“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南陵中学编研校史•推动皖南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团队线下实践活动无法如期开展。为确保后续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高社会实践质量,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开展,8月22日晚20时,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如期举办了团队社会实践主题更换讨论会。指导老师王月,队长邓少卿及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讨论会。团队成员12人悉数到齐。本次会议由队长邓少卿主持。

会议伊始,队长邓少卿就当前疫情发展情况简析了原先主题的难操作性和线下实践的危险性,从而进一步提出更换主题的提议。团队成员认真听取队长的发言并且一致同意更换本次暑期实践的主题。随后,队长邓少卿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暂定的两类具有较高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主题选择,与成员们共同商讨确定最后的团队实践主题。

队长邓少卿率先提出的选题一侧重于红色教育的相关档案资源整理。通过走访当地档案馆、图书馆、陈列馆等场馆搜集调查地方党史资料,在与馆内工作管理人员或村干部的访谈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地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的基本概况,探索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地方独特性优势。队长邓少卿考虑到团队成员家乡大多处在皖南地区,靠近大别山,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新四军在当地的红色教育活动和影响;参观烈士陵园,采访当地烈士子女和老人,了解革命时期的感人英烈故事。走进社区街道,在线上线下双线调研中运用问卷调查、街道随机采访等形式,进一步具体化了解当地大众对当地红色教育的了解程度和建议,搜集整理调研问卷,得出数据性总结报告。此外,运用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采访当地的老一辈党员同志和老兵,聆听他们对当地党史发展的看法,回顾过往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发展岁月,探索其中的红色基因,推动地方红色教育进一步宣传弘扬。

随后,队长邓少卿提出的选题二则更倾向于家乡四史教育的过程和现阶段发展情况,包括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其教育过程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重点采取口述史调查方法,采访当地青年的父辈或者祖辈,回顾过去社会发展变化,了解四史的相关宣传内容;对于学校教育则更多地采取档案资料调查和口述史调查相结合,询问学校团委今年的党史宣传工作,了解学校的党员建设,搜集整理线上线下资料,进一步总结归类形成报告。面向学生家长以及周边商铺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收集他们对于该校的四史教育印象及其后续活动的看法。走进学校,采用拍摄影像的方式记录学校数十年间的四史教育活动掠影,结合其他文献图片资料,直观地还原社会主义发展中学校的四史教育过程和发展脉络。针对社会教育过程这一宏大课题,队长邓少卿表示政府宣传部往往直接负责相关工作,可以选择去当地政府工作办联系采访,获取当地社会的四史教育过程和发展现状资料。

另外,结合前期资料准备情况,队长邓少卿表示对于四史教育的地方现阶段发展情况调查将以党史和改革开放史为主,辅之以新中国史和社会发展史。团队将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搜集和考据当地的四史教育档案材料,整理资料,分析当地的四史教育发展情况。运用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采访当地的居民,聆听他们对四史的知识积累和对当地所开展的四史教育活动的看法和意见,在比较中探究皖南地区四史教育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地方县域红色文化发展提供帮助。采用社会学的统计调查法,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展馆单位工作人员和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进行专访,了解当地家乡响应国家四史教育号召而采取的特色四史教育文化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反响,如新四军革命主题故事展、改革开放回顾展等;询问社区街道管理者,了解当地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的时间、频率和特点,整理形成新闻稿、采访稿等文字性稿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整理成册。

指导老师王月在邓少卿同学提议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不同主题的精准问题建议和系统性的指导意见:针对部分团队成员调研地区重合性高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由小组成员分组组合进行更好配合的指导性意见。团队成员认真听取意见,并在指导老师王月的组织下积极分享讨论成员家乡各地的关于党史记载、档案馆及博物馆的史料保存情况。

团队成员李静分享了她在寒假参与的挑战杯社会实践和其所知家乡安庆保留的红色资料。在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家乡安庆的岳西地区保存有关于三线建设的红色资源,其三线建设向外扩展到六安合肥一带,目前保留有大量三线建设的厂址和资料。因此,她前往当时的厂址进行线下的社会实践,对当时的工人进行专访,掌握了当地过去三线建设的红色资料,表示可以用于社会实践主题。

团队成员王雯则分享了家乡安徽六安地区现建设有的众多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展馆,如抗日战争时期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和皖西烈士陵园等,其间保存并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料。

会议最后,指导老师王月进行了团队成员的家乡各地史料保存情况分享做出了总结性发言,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团队成员各自对家乡史料资源进行整合,于周末汇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本次讨论会为进一步提高团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实践活动主题提供了思路。奋斗正青春,预祝团队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奉献青春,取得佳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8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浙江工商大学实地调研衢州“个人碳账户”实施情况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报告,面对这一重要一体,浙江省内光满开展减排措施。而早在2018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衢州市江山银行率先试点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并于随后迅速扩散推广…
“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对华能玉环电厂开展调研
为切实探究“上大压小”政策带来的环境减排效益及其所需的经济成本,8月28日,山东大学(威海)“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部分成员通过线下访谈的形式对华能玉环电厂进行了调研。首先,团队成员共同拟定访…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描绘了新的蓝…
河南理工学子:前往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
7月15日,资环学院“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队到焦作市中站区“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领会焦作市的红色精神内涵。1919年,英国福公司在中站区开工建设王封矿,是为福公…
山东大学哲社学院“长者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地方分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老有所学,老有所盼。温情护老,爱心传递。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常用功能、掌握互联网诈骗判断方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长者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地方分队于7月24日-8…
汲诗词之味以达未来
2021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一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数万同胞因为这场疫情离世,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抗疫前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情形。在回顾全国抗疫历程时,我发现了…
变废为宝,人人都是环保造梦师
本网讯(通讯员平琳楠)“小小瓶盖、废旧纸箱,你也可以成为环保造梦师。‘’7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襄阳市盛康镇谷城县甘坪中心小学开设了麻绳手工系列课程。开设麻绳手…
河南理工学子:缅怀革命烈士,学习红色精神
为弘扬红色爱国主义精神,贯彻落实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要求,资环学院“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队于7月14日集体前往焦作市烈士陵园参观,缅怀革命先烈。为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城镇与 儿童一起探究新时代
中国青年网枣阳7月4日(通讯员徐晨阳)6月23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快乐满屋实践小组”的四名大学生,前往枣阳市鹿头镇鹿头中心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实地调查,开展新时代文明建设。迎来中国建党一百…
河南理工学子在资环楼开展出征仪式
为了开展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加了出征仪式,为了能更全面深入开展活动,实践团在2021年7月13日开展小组讨论会。经过队长的讲解以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