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四川成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四川省博物院,进行“与先辈对话,探索三线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重围三线建设,传承三线精神”小队五人组成,分别是来自信息学院的唐谨怡,食品科技学院的唐露露,外国语学院的李清琳,以及文法学院的彭诣涵和支月。
在博物院中,四川馆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川保路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军长征过四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腾飞的四川三段史实为主要内容,丰富的再现了川渝人民的奋斗历史,彰显了川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振兴中华而不屈不饶,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川军背负着保卫家国的使命毅然决然投入到民族战争之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是在偏远地区的人民在面对民族危机时依然会勇敢的站出来捍卫他们所热爱的一切。在战场上,他们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重工业极其缺乏,经济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远远落后。中国政府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困境,提出了三线建设,发展西部。许多人都参加到了这次建设中。小队成员在博物馆中参观到了当时三线建设时先辈们的生活环境。当时建设环境极其艰苦,床是由席子代替,许多人挤在一起睡觉,用一口小锅煮饭。三线建设为之后中国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西部由此发展起来,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民族记忆。我们不仅要铭记先辈的贡献,更要传承先辈的精神,做到身体力行。
参观完四川馆后,成员们依次参观了蜀风汉韵馆,青铜馆,大风堂,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等,馆中收藏了大量颇有巴蜀特色的文物,从1941年建成至今,四川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三星堆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商周时期的四川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一批批历史爱好者前来一探究竟。过去的文明正在逐渐向世人证明前辈的智慧和先进的思想。同时,也让历史底蕴深厚的巴蜀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线建设留下的并不仅是钢铁建筑,更重要的是拼搏,无畏,奋斗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先辈们的故事划上了句号,但他们的初心和梦想依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