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与先辈对话,传承三线精神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四川成都暑期社会实践队 作者:支月

8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四川成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四川省博物院,进行“与先辈对话,探索三线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重围三线建设,传承三线精神”小队五人组成,分别是来自信息学院的唐谨怡,食品科技学院的唐露露,外国语学院的李清琳,以及文法学院的彭诣涵和支月。

在博物院中,四川馆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川保路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军长征过四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腾飞的四川三段史实为主要内容,丰富的再现了川渝人民的奋斗历史,彰显了川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振兴中华而不屈不饶,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川军背负着保卫家国的使命毅然决然投入到民族战争之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是在偏远地区的人民在面对民族危机时依然会勇敢的站出来捍卫他们所热爱的一切。在战场上,他们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重工业极其缺乏,经济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远远落后。中国政府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困境,提出了三线建设,发展西部。许多人都参加到了这次建设中。小队成员在博物馆中参观到了当时三线建设时先辈们的生活环境。当时建设环境极其艰苦,床是由席子代替,许多人挤在一起睡觉,用一口小锅煮饭。三线建设为之后中国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西部由此发展起来,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民族记忆。我们不仅要铭记先辈的贡献,更要传承先辈的精神,做到身体力行。

参观完四川馆后,成员们依次参观了蜀风汉韵馆,青铜馆,大风堂,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等,馆中收藏了大量颇有巴蜀特色的文物,从1941年建成至今,四川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三星堆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商周时期的四川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一批批历史爱好者前来一探究竟。过去的文明正在逐渐向世人证明前辈的智慧和先进的思想。同时,也让历史底蕴深厚的巴蜀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线建设留下的并不仅是钢铁建筑,更重要的是拼搏,无畏,奋斗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先辈们的故事划上了句号,但他们的初心和梦想依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普宁学子三下乡:挖掘民间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普宁学子三下乡:挖掘民间力量,传承红色基因7月11日,佛山科学技术学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兰城潮韵”调研队前往普宁市南阳山红色文化促进会进行记录红色文化故事、拍摄纪录片、写调研报告的任务。普宁是有…
走近什石洋村,探寻乡村发展
走近什石洋村,探寻乡村发展2021年7月9日,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三下乡团队“兰城潮韵—红色文化之旅”服务队前往普宁市大南山镇辖下行政村——什石洋。通过走访参观、问卷调查、慰问老兵等形式,探寻什石洋…
兰城潮韵团队:寻找什石洋精神,缅怀大南山先辈
兰城潮韵团队三下乡:寻找什石洋精神,缅怀大南山先辈为了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信念,积极学习传播红色文化精神,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学习的热情,继承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7月11日,佛山科学技…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开展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活动
每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都是一部“活历史”,是当代年轻人了解那段激情燃烧岁月最生动的教科书。近日,新闻学院师生组织开展了以“寻访最可爱的人”为主题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访谈活动。在指导老师张蓓…
值风华正茂,吾辈当自强
值风华正茂,吾辈当自强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8月27日(通讯员:李瑞杰)8月27日,湖南工学院“亿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其目…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播中华文化,建立中越友谊之桥
炎炎夏日,没有消磨我们的热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向日葵对外汉语线上交流志愿服务队于7月5日开始了今年的线上交流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活动我们通过对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进行线上授课的方式,来传递中华传…
系决此会,漫地凯歌
系决此会,漫地凯歌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8月27日(通讯员:李瑞杰)8月27日是湖南工学院“亿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第七天,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
你自信的笑容最好看了
为了更好的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我校硒行志愿服务队于7月15日正式集合完毕后,集体前往支教地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完全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与社会调研。来这里已经第6天了,这里的一幕幕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大家…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8月27日(通讯员:李瑞杰)8月27日,湖南工学院“亿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之观农产,察民意,“静宁苹果”深调研
中国大学生网报平凉7月27日电(通讯员朱毅)。为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为大力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助力静宁县大庄村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外国语学院组织10名学生与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