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份上交立项申请到现在,党史宣讲活动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宣讲材料,只为让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接地气,让宣讲能够真正走进受众的心里,触发他们的所思所想。而在修改材料的过程中,我对袁隆平院士、对乡村振兴、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在农村实行的政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无疑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负责宣讲材料修改和推文编辑的工作,这些工作看上去简单,其实也需要细致与耐心。就像在修改宣讲材料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把袁隆平院士的事迹简单串联起来应该内容就足够充实,但却发现这样做会离党的发展史很远,有些偏离重心,于是我们扩大范围,从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出发折射至整个新中国农村的发展,但只讲政策好像又有些空洞,于是我们又试图挖掘出像焦裕禄、沈浩这样的基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驻村干部,用他们鲜活的事迹来讲述党的政策…经过这样的一波三折,我们的宣讲材料才得以定稿。
我们生活在以“农耕文化”为底色的中国,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而要想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团队的宣讲活动真正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群众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他们身上的创造精神。遗憾的是,由于疫情影响,原计划在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会上开展的宣讲活动最终取消了,这也告诉我们计划赶不上变化,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也许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规划考虑得十分周全,但还是会有些半路出现的“拦路虎”。
而作为大学生,乡村振兴这个看上去有些宏大的话题,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党的十八大以来,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向民众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带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等方式,开展各项扶贫工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只有扎根基层,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砺自己,才能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担负起历史重任,才能在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3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