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族故事,寻红色记忆
2021年08月25日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李家润)为了访寻少数民族的抗战故事,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31日-8月2日,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践团队——根河梦之队一行3人,来到这梦幻般的“自然之家”,开展主题为“寻红色故事相传殷殷血脉”的实践调研活动。此次实践调研,通过参观学习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乡党群服务中心和根河市党史志馆,聆听民族抗战故事,感悟这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了解鄂温克族人的智慧铸就的抗战故事。
8月2日上午,实践队员一行人来到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乡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参观学习。党校的副教授谢老师热情招待,带领参观并讲解。展区所展示的内容深深地表达了这个民族纯真的心性和高尚的品格,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抗战时期,发展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创造出不朽的民族辉煌。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为了北上对苏联进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开始伸向这里。坚强智慧的鄂温克猎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投入抗日救亡洪流,并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谱写了一曲精诚报国的骄人篇章。一块块用木质的展板记录着这个民族的红色记忆。在抗战展区,谢老师讲解“呼勒河畔的枪声”。日本人来到后,起初并没有对鄂温克族居民大肆屠杀,而是通过文化渗透的手段达到自己压迫、侵略的目的。当年,老酋长玛利亚·索才十几岁,日本人强迫着孩子们学习日语,为日本兵洗衣做饭,干得不好了就打一顿,毫无人性。这样的奴役生活持续了八年之久,期间残杀了200多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苏联红军为了整体的解放,西伯利亚地区的苏联红军雅库特人和鄂温克族人取得联系,开始对日本人反击。抗日武装先后派人过江和猎民们联络,带领鄂温克猎民举起了抗日的大旗。最有名的战役就是这场“呼勒河畔的枪声”,日本军北进苏联兵败撤退到现在的满归南、阿龙山北那一带的密林深处,抓到了一位少年,少年聪明地将日本人带到猎民和红军战士提前设好的包围圈中,在两军交火之际少年趁机翻滚到不远处的大河里顺势脱身,这位勇敢的少年就是如今敖乡唯一一位健在的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此次战役二十多名日本兵全部被击毙,猎民们无一伤亡。谢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声情并茂,实践队员听得津津有味,仿佛是回到了那场激烈的战役当中,看到了当年军民一心的大团结和鄂温克族人不屈不挠的意志与同敌人斗争周旋的智慧。
展板中展出,在建设的新时期,鄂温克族人继续保持着这种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展板展出,鄂温克族人在党的带领之下守林护林,饲养驯鹿,为我国北疆林业建设和保护北京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发声!他们的卓越贡献和情怀是永远值得铭记的学习的。
根河市档案史志馆,被称为“根河市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党史志馆的讲解员孟老师讲解了鄂温克族的红色文化发展历程,孟老师一一解读“艰苦创业展区”,“沐浴党恩展区”,“继往开来展区”和“跨越时代展区”。特别是孟老师在讲到汉族人民投身、献身于民族乡发展时不禁动容落泪,他们将一生的岁月时光献给了民族乡,保护着民族地区的人民,守护着这密林深处。这些先人们建设祖国,投身边疆,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精神永远值得青年人学习、传承。
随后党史志馆的黄馆长接受实践队员的深度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到,小至中小学生,大至党政机关,每年会定期组织来到党史志馆学习、交流,而且各界自发前来学习的人员也占据大多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起来。同时,黄馆长也表示,场地狭小是主要面临的问题,未来将考虑扩大场馆和引进技术,多途径、多手段地为大家呈现更好的教育内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走好青年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是新时代的担当和使命。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热情和赤子之心,重走鄂温克族的“长征路”,用心感悟,用情诉说,用爱传递。“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鄂温克族的殷殷血脉传承着风雨百年历练的高尚气节,他们用双手,用智慧,用汗水在旧社会、新时代都创造下了不朽的华章!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感染力,新时代的青年要以自身为起点,刻苦求学,踏实做人,不断锻炼自己的本领和提升自身的素质,继往开来,不忘初心,在新的时代、新的未来为党、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5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