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草方格沙障 用行动助力环保。2021年7月14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绿丝带”公益团走进甘肃民勤,开展防沙固林实践活动。
清晨六点钟,伴随着大漠远方与天空交界处朝阳缓缓升起,“绿丝带”公益团的志愿者整好行装,拿着铁锹,扛着麦草,前往沙漠空地进行今天的实践活动。
沙漠中,公益团通过填埋麦草秸秆的方式,在沙丘上制作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沙障,以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团队志愿者分工合作,一部分志愿者先用铁锹在沙漠上划平直横线,挖出适当的坑道,另一部分的志愿者将麦草秸秆中部填埋于沙土中,麦草两端由于沙土的挤压挺直支起能够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经过一上午的劳作,志愿者们所制作的草方格已经环环相扣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无生命的微型防护带,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天气渐热,从基地带来的麦草已耗尽,志愿者们也实在疲累,收拾好一切回到蒙古包休息。草方格则静静地留在沙丘上,替“绿丝带”公益团守护着这片沙漠。希望这片被草方格覆拥的荒漠不再“流浪”,稳固于此,逐渐长出绿色变成瓜果飘香的沃土。这是播种的希望,也承载着“绿丝带”的使命——阻击荒漠化,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指出:“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麦草沙障只是实现防风治沙的一种方法,“绿丝带”公益团的志愿者们认识到自身能做到的其实并不多,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每一颗星星都聚在一起,释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绿丝带”公益团正是千万绿化星星之一,在“防风治沙,阻击沙漠化”的道路上挥洒汗水,为祖国构建一片片金黄的风墙。
荒漠化是覆在我国西北地区之上的沙土和负累,民勤地区是被黄土封尘的宝地。一直以来,它总以无限的热情款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民勤蜜瓜、枸杞、甘草、红枣、羊肉…相信伴着“绿丝带”的公益之旅,这片大漠终会开出希望和信念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