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有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茂的城市——兴平。兴平县地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就地理环境而言,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兴平地当要冲,历史悠久,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如今的兴平,正以崭新的历史姿态,大踏步的走向光明的未来。最近实践队的成员们对兴平的博物馆进行了调研,也对兴平当地的居民进行了走访,旨在了解兴平当地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对兴平发展的影响并发扬红色精神。
粮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农业一直是百业之本。兴平农耕发展很早,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但是经过实践队员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兴平虽然农业起步很早,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比于其他地区却显得较为落后。有资料显示,直到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约合2471万元,人均仅124元,工业仅有几家私营的铸造工厂和织染作坊,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为了了解其中缘由,我们查找了资料并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劳动者被奴役,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耕作落后,农作物产量低下,经济萧条。一遇灾荒,百姓流离失舍,井邑空虚。由此,兴平的农业起步虽早,但发展与进步速度非常缓慢,这才导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那副萧索的模样。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我们了解到自古以来兴平对水渠的修建从未放松过:早在西汉时,“成国渠”引渭水灌田经兴平。“三国”时,“成国渠”又引汧水灌田。隋文帝开皇二年,又修“普集渠”,引漆水扩灌农田。唐贞观年间,曾发动九州夫匠,重修“成国渠”。明成化年间,修建“通济渠”。民国初期,开修渭惠渠。但因当时历史所限,灌溉面积不大,效益难以发挥,仍摆脱不了“十年九旱”的局面。加之“耕地大平小不平,有水不能浇,高处浇不到,低处水中泡。”沿坡一带更是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了解兴平在新中国成立后飞速发展的原因,我们实践队成员采访了当地几位老同志,询问了新中国成立后兴平飞速发展的原因及举措。通过记录和整理,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首先新中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0年土改后,广大农民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精神,积极开展生产互助。生产互助制度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增强了农民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响应,为后续农业发展打下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基础。1978年兴平率先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破除“大锅饭”,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加农业投入,依靠科技兴农,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村经济逐步由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自此,兴平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县农业产值逐渐居咸阳市第二位。
其次,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1956年开始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供水、灌溉体系,修建科学实用的水渠。到1964年为止有效灌溉面积比建国前增长2倍。1964年后,兴平县人民开展了以“一平三端”为主,以改土为中心,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园田化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下,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被大大改善,南洪北旱的局面已经改观,为以后农业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最后,兴平处陇海铁路沿钱,公路交通又很发达,带来了工业发展,商业繁荣。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医疗和教育水平也在悄然提高。在各个方面共同促进下,兴平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逐步形成了如今的繁荣局面。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带我们认识了兴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逐渐走向繁荣与富强。希望向新的历史时期迈进的兴平人民,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立足县情,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十四五”计划,努力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兴平而艰苦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0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