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5日,山东大学行知“医+1”社会实践队开展关于日常医学误区的调研及辟谣的宣传活动正式告一段落。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关注健康,但不料谣言常常会乘虚而入,所以此次活动的开展便是为了科普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和一些年轻人解决谣言的困惑。
自6月份起,我们实践队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队长带领着大家查找相关的资料并整理成一个文件夹,随后在线上顺利地开展了医学常识知识竞赛和线上宣讲活动。这也是我们整个活动的一个热身,为了更了解同学们的一些医学常识情况,也为了让同学们对谣言有初步的辨识。在暑假期间,我们陆陆续续地又举行了线上访谈活动、健康知识进社区活动,制定了线上的医学常识辟谣宣传册,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以及一些新媒体的宣传活动,直至8月15日,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已告一段落。本次活动中,我们走进社区生活,体会居民的困惑和感受;我们分工明确,互帮互助,一起学习新的技能一起完成每一项活动的举办。
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实践成果可谓是颇丰。就问卷调查而言,我们对生活误区和新冠谣言进行了辟谣。例如,“隔夜水会产生亚硝酸胺致癌”,不会!水在放置三天以上可能会由于微生物感染导致腹泻,但亚硝酸胺的含量是少之又少,并不会致癌。“O型血更招蚊子”,并不是!是否招蚊子与血型无关,而与人体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体表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是体表温度较高易出汗的人更易招蚊子,体型较为肥胖的人也更易招蚊子。其它如,“护肤品拍一拍会更好吸收”“近视眼得老花眼视力会变好”“发烧时捂汗可以退热”“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能治愈新冠”“抗生素能预防和治疗新冠”……… 访谈计主任后,我们了解到由于疫情的突然到来,公众盲目地跟从网络谣言而引起百姓焦虑、社会恐慌;也认识到除了有关疫情的谣言,生活谣言和饮食谣言也不少。计主任也告诉我们,谣言是通过限制年龄层次和职业群体,给人们呈现出特异性和群体倾向性,从而达到迷惑百姓的目的。谣言之所以有一席之地,常常是因为百姓缺乏很强的辨别力而易被迷惑甚至于产生焦虑,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和自媒体创作者在这个时代更应发挥自身的科学导向作用。
谣言止于智者,本次辟谣实践活动真正地为帮助公众学会辨别谣言尽了一份力,帮助公众澄清生活中常见的“伪常识”,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也收获许多,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0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