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解放后定名茂腔。为了解和调研茂腔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现状,青鸟传音实践团走入青岛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深入分析茂腔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茂腔艺术传承中心紧跟时代步伐,专心剧目生产和公益演出的同时,增强了文艺精品创作意识,加大了创作力度,并屡次获奖,创作排练演出茂腔戏《徐福东渡》、《支书张玉刚》、《中秋夜》、《生日》等,多次获国家、省级大奖。其中,戏剧小品《将心比心》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戏剧类群星奖;现代茂腔戏《支书张玉刚》获中国第九届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奖等十三项大奖、山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奖品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七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类艺术作品奖三等奖;传统戏《罗衫记》入选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艺术观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中的年轻人对茂腔已比较陌生,专业演出队伍也日渐萎缩。虽然目前茂腔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发展和传承的问题同样严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白露时节,秋分将至,秋风已然飒飒而临,带来丝丝凉意,但炎炎的烈日却丝毫不减仲夏之温,洒在湖州师范学院的军训场上,洒在我们新晋湖师人坚毅的面孔之上。我的面颊上是热辣的炎阳,我……
傅烁匀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的军训和高中的非常不一样,高中的时候只需要戴上帽子,戴上手套,而大学的军训我需要穿一整套的“假军装”。开学的头几天真的非常忙,我们要体检,要参观校园,要听各样的讲座,要……
董方舟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短短的三天军训,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是军训的第四天。在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同学们背着背包向篮球场走去,我们对新一天的军训充满着期待。7:20,同学们准时在操场上集合。一眼望去,操……
于萧萧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军训是怎样的呢?是累的吗?是累的吧。汗珠爬过额头,坐上鼻梁的滑梯,蹦跳到鞋面上,最后受到灼灼阳光的召唤,变成天上无精打采往西方赶路的流云。风的缺席让云在空中静止,一样被按了……
楼佳怡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还记得小时候看阅兵,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挺拔的兵哥哥,看着他们从天安门前走过,心中的荣誉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他们是我小时候最初的偶像,他们是全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长大了,我更感……
李俊逸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不知不觉,军训已经是第四天了,我们与前几日一样早早的在训练场等候着教官的到来。还是和前几日一样,“调整军姿,身体向前微微倾斜”熟悉的声音在训练场中余音绕梁。教官对我们的的动……
李星杰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没有一场军训是轻松容易的,但军训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军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更训出了少年应有的姿态,提振少年之雄风。军训场地上,教官的指令铿锵有力,同学们的动……
张哲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军训在现代的安逸中是一节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生活的舒适已经在慢慢侵蚀现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吸取着现代人的阳刚之气,影响着现代人的三观。越来越多的人只想做舒适的工作,但是却期盼……
石敏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