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石大追忆实践队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作者:姚文博

追忆实践队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中,大岭山地区特点鲜明、意义独特。秉承团队“将红色精神带出来,将红色精神带回去的宗旨。”石油工程学院追忆实践队队员姚文博于8月15日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学习参观。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馆内记录展示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八年抗战中,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成为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华南抗日战场上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

展厅分为九大板块,分别为“国难当头 共御外敌”,“组建武装 亮剑东江”,“东移受挫 重返敌后”,“血浓于水 同仇敌忾”,“挺进港九 虎穴营救”,“成立纵队 发展壮大”,“配合反攻 夺取胜利”,“北撤山东 转战南北”,“矢志不渝 再立新功”。

队员按照从总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微的顺序,倾听展品和文字静静得述说一段辛酸,艰难的反抗史,胜利史。从纪念馆的照片中读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看到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留下的革命印记,其中不仅仅记载了革命战士在抗战中的英姿,还记录着当年党和组织的战略布局和作战智慧。在参观“猛豹大队攻打伪军据点”的油画途中,队员被作战战士英勇杀敌的身姿所吸引,即使未曾经历这段困苦时期,也敬佩在这片土地上抵御外敌的南粤人民。讲解员以东江纵队的一个个小故事入手,还原了战争环境的艰苦,观微知箸,让参观人员对红色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而在馆外,东江纵队英雄像静静得矗立在外,底座刻着金字——“东江铁流,南粤旌旗”。

参观学习结束后,认识并了解到了“信念坚定、百折不挠、报国为民、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开放包容”的东纵精神。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作者:姚文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成长
于是我还想好了第一句说什么,然后被采访者会说什么,之后我再接什么,在心里预演了一遍过程。等到了第一个地方,相关工作人员特别忙,所以只能在他们带我们去目的地的路上,一起聊几句,我这个该采访别人的…
弘扬戏曲文化,助推文化传承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
探寻茂腔非遗文化,小剧种做出大文章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
团结协作,是一个团队必备素养。出去实践的几个队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有时候采访是随机的,摄影、录像、录音、采访等等要马上准备好,如果想完整记录下来,分工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实践…
实践出真知 历练体实感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助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传递青春正能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纸飞机团队于8月1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巷口村进行了这次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在…
走进茂腔艺术,体悟戏曲魅力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文化自信。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学子“青鸟传音”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开展了探究茂…
勇于实践,突破自我
在十堰博物馆拍下我们最后一张合照后,历时六天的社会实践就这样结束了。在这六天里,我跟随调研队前往了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党员政治生活馆、茅箭区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郧阳区革命烈士陵园等等地方,有些…
温暖在心动支教之旅| 温暖前行
还记得那一天晚上无意间点开“温暖在心动”支教的招募推文,抱着试一试,冲一把的心态参加面试,感谢自己的幸运,感谢自己的态度,让自己能成为第九季支教团队的一员。故事以此开始。7月13号的那一天,坐着绿…
温暖在心动支教之旅| 那些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漫天繁星的远方
很遗憾之前没能把每天的支教感受记入日记本里,因为每天不是忙着写报告、忙着开会就是忙着玩游戏。以至于现在到了一个感觉一开口能讲三天三夜,但真正让我写感想却又不知从何讲起的境地。那我就挑四件让我印…
山科学子“三下乡”:探访百年建党风华正茂,追寻家乡红色革命记忆
披荆斩棘荣光百年,初心不变续写传奇。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恰是百年,风华正茂。为了进一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历程,探寻蕴藏在党史中的红色革命精神,2021年7月28日至8月20日,山东科技大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