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更加凸显,这不仅会造成对土地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有可能会影响到“一带一路”农村经济振兴计划的落实。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使其得到有效利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6月1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心夏乡人”小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口村,深入群众,对宅基地闲置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相关盘活利用对策。
6月14日,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心夏乡人”小队来到天河口村,对当地的村民进行了走访调研。细雨蒙蒙,小队成员在齐人高的草丛小径中穿行,挨家挨户地探访宅基地。地湿路滑,小路杂草丛生,坐落于宅基地之上的农房因太久无人居住而破败不堪。
团队成员找到村中一位大叔,据采访得知,这位大叔守着祖上留下来的农宅,以务农为主要生活来源,独自生活了四十余年。这个村子曾经也人口兴旺,自从经济发展,村中的年轻人大多都去城里打工,留下老房子逐渐落败。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环境条件对比城里也是越来越差,外出打工的人开始在城里定居,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村中大片闲置宅基地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与盘活,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荒废落败。“国家推出的宅基地政策一定要落实到位!”大叔叹了口气道,“只有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农民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量农村人口随之迁移到城市,导致大量农村房屋和宅基地长期闲置。由于大量超标和闲置的宅基地缺乏有效的退出补偿机制,而现行法律也缺乏对宅基地收回程序和补偿标准的规定,导致宅基地退出的实际可操作性差,更缺乏引导农民主动退出宅基地的有效机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出台政策一定要落实到位,小队成员期待将来会有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出台。
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分发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村中宅基地改革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团队成员发现,该村百分之七十三的宅基地处于闲置状态。据采访,随着经济发展,村中青壮年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村里只剩少部分老年人独守空宅,大部分的宅基地被迫闲置废弃。团队成员采访村中的“守宅人”们得知,他们不愿退出宅基地的原因一是对继承性宅基地具有家土情怀,二是守着房子为自己的生活谋一份保障。这些老人们普遍年纪大,缺乏劳动能力,除了时不时去地里看看菜苗,喂喂家禽,也只能在家门口坐着发呆晒太阳。由于村中剩下的村民较少,邻里之间相距较远,串门要走好一段时间的山径,路径上尽是杂草与青苔,这为他们的出行安全增添了较大风险。团队成员采访了当地村委干部,在对话中得知,在前些时,当地政府为盘活利用空巢宅基地,预计修建湿地公园。为了补充完善宅基地的退出完善机制,当地人民政府特地修建安置房小区,住在湿地公园规划区域的老人都选择“以房换房”,退出宅基地,搬进政府修建的安置房小区。安置房小区的建立,让村中留守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这既对村民统一而又有效管理,也拉近了村民邻里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相互作伴,有了精神上的慰藉。
如果要完善宅基地改革政策,这个问题来自农村,也应该去农村中寻找答案。要想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深入群众,了解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要找出当地宅基地闲置的具体原因,立足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根据原因出台具体的政策,再不断地补充与完善。听取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了解他们最确切的需求,办实事,实办事,出台强有力的政策,落实每一个细节,才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真正地、彻底地改革。改革要聆听农民的声音,保障农民的权益,这样才会为改革减少阻力,为农民所拥护,才能激发更大的潜力,拥有更多的活力。“心夏乡人”团队成员期望能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为宅基地改革添砖加瓦。同时国家也应当加快相关法律的制修订,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和集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好制度环境,促进乡村宅基地稳定协调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