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体验浏阳市特有的夏布文化,走进扶贫车间感悟夏布制作的点滴过程,一定很有意义!”为了亲身体验夏布的制作过程,感受用手工一丝一缕编织的夏布文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语”你同行实践队员来到了浏阳市高坪镇太坪村拜访浏阳夏布世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谭智祥。
采访时值八月,沿途是层林叠翠的山峦。“尽管一路大巴颠簸疲惫,但每个人都很快便调整好状态做好采访准备。”实践队队长陈骞说道。在去往谭智祥家的道路两旁,红褐色的泥土中长满了一种不起眼的植物,村委会负责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这是苎麻,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更有大片的基地,它所衍生出来的成品——夏布,曾是村民们的经济支柱。”
被绿树包围着的一栋红顶房子的小院里,众多麻纱正在经受烈日的晾晒。谭智祥的妻子热情地迎接实践队员进入屋内参观。屋内,谭智祥正在给麻纱上浆,其他几个工人正在织布。“你们先坐会儿,我先干完手头的活儿。”谭智祥简单跟实践队员打了个招呼,便继续上浆。实践队员笑谈道:“谭师傅一丝不苟,保持着对夏布的尊敬与热爱!”在车间内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墙上“扶贫车间”几行字。据谭智祥介绍,随着订单的增多,他将高坪镇各村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扶贫车间”,分工协作共同制布,每人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增收!“我看到在车间工作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她们大多需要照顾小孩,在车间工作很适合他们,即增收又便利!”实践队员王昱君说。
凌晨5点起床,每天长达十几小时的工作时间,也让从事手工夏布技艺的人逐渐减少,高坪镇也只有少数手艺人仍在坚持,谭智祥便是其中之一。“现在浏阳能织夏布的大约有六七十人,而能制作这种特细手工夏布的就只有我一个了。”谭智祥将队员们带到院子里介绍手工夏布制作过程。“采麻、打麻、漂白、分麻……”谭智祥边操作古旧的织布机,边向实践队员介绍,“一匹夏布的制作,至少有二十多道大工序,小工序则多达上百种,每一道都极其复杂。”实践队员洪乐收获颇丰,她说:“我是第一次看到手工织布,这么复杂的工艺,工人们动作却非常灵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工艺繁复、人工成本高正是手工夏布日渐衰微的重要原因。谭智祥探索新径,与鲁松元创办的浏阳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将夏布成品布交给鲁松元团队进行设计创作。“农民在产品设计、批量营销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虽然如今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进一步提升农民收益、实现长久脱贫确实任重道远。”实践队员范正辉感慨道。在采访中,队员们也了解到,非遗做手艺者一直在靠自己的本领不断努力,“扶贫车间”只是他们脱离贫困,走向美好生活的一个开始。“语言能脱贫,语言也可以致富”,如今,农民的知识素养不断增强,大批青年也选择走进农村,“我们在采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织布的农民以方言交流为主,这不利于与外来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认为农村要加强对语言扶贫、知识扶贫的重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他们。”实践队员陈晓雪在采访后提到。
如今,谭智祥家是北京服装学院夏布研究基地与实习基地,经常有学生老师前来实习体验。谭智祥很乐意与学生交流,每年都会准备许多工具供学生亲身体验。“这是服装学院学生来实习的时候用原麻绕的线!”谭智祥拿着一个轴杆介绍道。随着国家和农民的重视,更多的年轻人走近浏阳、走近夏布,为浏阳市高坪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太坪村的基础建设、村庄管理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农民的各项技能培训,加大夏布的宣传力度!”谭师傅骄傲地向实践队员介绍道。
语言的力量不是单薄的,它牵动着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情感,在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相信,浏阳夏布的复兴之路,也许并不远;农民的致富之路,也许就暗含其中。让“匠人精神”更有温度,从“语言扶贫”走向“语言致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3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