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南大学学子三下乡 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杨乔洪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8月23日讯】(通讯员:杨乔洪 李永和 田沛丰)为了解乡村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乡村振兴的开展情况,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同时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中南大学6名大学生共同组成一支国情社情观察实践团,在陈层飞老师的带领下,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秦桥镇东路村,参观当地特色产业基地、了解特色产业规模。

一、生态养殖,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东路村于2018年开始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同时为了降低对东路村的污染,将养殖基地建立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良好、阔叶树茂盛的山上,以山上的阔叶喂养梅花鹿,充分保证梅花鹿能健康成长并富有营养。养殖人员把每天清理干净的梅花鹿粪便、尿水,放入沼气池统一发酵,再运往承包的山地上,作为蔬菜瓜果的有机肥料。经过这种有机肥料的灌溉,收获的果实品质提高。

据负责人姚老板介绍,养殖基地共两个厂房,二十余头梅花鹿且均为雄鹿。梅花鹿的全身都是宝,比如胎、心、茸、鞭。可以说,只要是梅花鹿身上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或药用价值,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梅花鹿的养殖前景一片向好。由于收益较好,而且污染小,未来将会扩大规模,引进雌鹿自行培育繁殖,栽种榆树等,并根据村里安排,协同村部开展特色梅花鹿观赏互动项目,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葡萄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东路村土体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为葡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采访了一位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村民吴先生,他和妻子共同管理着自家的葡萄园,约8亩地,家里主要收入来源于葡萄的出售,平均每年出售葡萄约500公斤,年平均收入8万元左右,最高可达十几万,每年的产量和收入都比较可观,靠着种葡萄,吴先生的家庭生活改善,过上了小康生活。他种植的葡萄种类比较丰富,有金手指、夏黑、紫地球、黑瑰香以及维多利亚等品种,因其丰富的种植经验,他家种植的葡萄晶莹剔透、色泽鲜明、口感绝佳,正如唐代诗人唐彦谦所作“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中形容的那般青翠欲滴、晶莹剔透、鲜嫩水灵、玲珑多姿,一致得到村民和买家的好评。

该村计划将产业再升级,对村内现有的葡萄产业进行提档升级,打造以葡萄为主题的采摘活动、运动休闲等特色农旅产业,成立秦桥镇东路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现代产业园的虹吸效应,建设开放式特色农业种植采摘园、家禽家畜养殖园、垂钓园等,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等服务,拉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三、规划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重点突出绿色生态无公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良灌溉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要的种养产业选择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项目,促进规模化种养,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并结合加工及包装等实现产销一体,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力争申请三标农产品。

以上西塘、下西塘水库片区为核心,串联天然溶洞、阳家塘等核心资源,融入当地的生活习俗,以生态休闲、农事体验、溶洞探险为主导,发展全域的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提升景点品质,加强宣传营销,围绕资源从数量和规模、品质等方面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打造具有避暑休闲、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发展体验式旅游。

依托现状水田、耕地等天然要素,围绕周边优美山体环境和乡间要素,以周末农家自助的休闲娱乐方式打造充满本地特色的亲子乐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暑期“爱护社区环境,共享美丽家园”社会实践活动
暑假期间,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学以假期生活的社区为切入点,开展了“爱护社区环境,共享美丽家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东正街社区根据社区站点分布、分类工作难点设定了暑期服务岗位,并对…
寻访“小延安” 踏红色足迹
实践团于7月18日代表整个小组到素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进行参观。从早上开始出发,乘坐火车,又转乘客车,于下午2:00到达竹沟革命纪念馆。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幅军民相亲的壁画,下面的石壁上写…
江苏学子三下乡:让党史知识塑造七彩童年
中国青年网泰州8月2日电(通讯员吴莹)在这个蝉鸣四溢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童心同行,共筑未来”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在常熟市开展了系列暑期志愿活动,志愿者们聚集在这里,将红色信仰传播,让小朋友…
安师大赴岳西支教团队开启“云端”授课,走“新”更走心
“老师,这首歌真好听啊,可是每次放学回家都是我家的‘大黄’来接我呀,不是老牛!”8月21日下午,坐落在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方边村中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是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缕阳光”岳西云支教…
做好防疫工作,共建美好社区
自2019年武汉爆发新冠肺炎,到如今2021年暑期新冠疫情仍在各地小范围出现,虽然全国疫情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而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
传播“徽”历史,弘扬“徽”文化
大学生网报合肥8月22日电(通讯员周国君)为了加深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徽州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来自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文化脉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8月12…
弘扬红色文化,赤红洋溢心间——红星闪耀实践队进行线上宣讲活动
8月13日,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红星闪耀”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B站、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等网络阵地开展线上关于齐鲁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且看百年征程,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总能引起人们的研究与…
非遗美食的传承
为传承和发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1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面”延不绝实践队在湖北进行了非遗美食的文化传承的探索与学习,团队成员们与各个制作非遗美食的手艺人和店长进行交流采访,了解每道非遗美食的…
品家乡美食,承家乡文化
为传承和发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1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面”延不绝实践队在湖北进行了非遗美食的文化传承的探索与学习,团队成员们与各个制作非遗美食的手艺人和店长进行交流采访,了解每道非遗美食的…
红旗渠畔沐清风 太行山间忆初心
7月16日上午,小队成员乘车来到了红旗渠第一干渠,自黄华镇出发,沿红旗渠向前前进,希望在修筑渠道的一砖一石中寻觅历史的印迹。蜿蜒辗转的渠道凝聚着先人的血汗红旗渠第一干渠途径水河、黑龙庙、田家沟、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