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庆学子三下乡:赴康养之约,习非遗文化2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作者:刘超

(通讯员 阳希 孙家运 全金玉)7月1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扬帆起航”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中国·重庆(石柱)第五届康养大会康养消费品推介展览进行调研学习。据悉,该展览目的在于宣传地方文化、拓宽康养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地方特色产品影响力及知名度。该展览设立多个展区,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森林健康产品、康养农产品、康养文旅商品、非遗文化产品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活动现场观赏棕编工艺品。 通讯员 刘超 摄

实践团队员在展览现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进行深入学习。先后了解到土家米米茶习俗、纯手工刺绣等文化,并现场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体验水兵棕编、马氏根雕制作流程。

图为 实践团队员了解米米茶文化。 通讯员 粟登任 摄

图为 米米茶负责人与实践团队员合影 通讯员 粟登任 摄

2011年棕编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成员通过对粽叶间的一叠一折,指尖变换,穿插围绕,呈现出神态各具、生动灵活的编制物品,切实体会非遗文化魅力。

图为棕编传承人教授实践团成员编织蚱蜢棕编。 通讯员 全金玉 摄

中国的根雕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实践团成员进入马氏根艺,对根雕文化进行了解。“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马世福谈及道:“从我的祖辈就开始进行根雕创作,早年只是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后成为自身爱好并希望根雕技艺能够继续传承”。

图为 马世福先生为实践团成员介绍根雕的历史 通讯员 粟登任 摄

图为 实践团队员和马世福先生交流 通讯员 粟登任 摄

此次实践体会使实践团成员收益匪浅,更加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当代新青年,要肩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了解土家民俗 体验民俗文化2
重庆7月21日电(通讯员阳希)为深入了解黄水镇土家族的文化和特色,挖掘土家文化底蕴。7月2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扬帆起航”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了位于黄水小学内的土家民俗陈列馆。据黄水小学办公室谭主任介…
河南大学生走进网红乡村杨庙,询振兴之道
河南大学生走进网红乡村杨庙,询振兴之道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红村乡村振兴调研队于8月到达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杨庙,开启实践之路的第二站。初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便是路两旁青翠挺拔的…
“访问红色人物陵园,追溯红色记忆”---浙江农林大学“民族团结”实践团走进叶城县走近红色
“访问红色人物陵园,追溯红色记忆”---浙江农林大学“民族团结”实践团走进叶城县走近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英雄不孤单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民族团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从叶城县城出发,沿315国道向东…
加强税企沟通,解决纳税困惑
探寻红色足迹 聆听党的声音
探寻红色足迹聆听党的声音2021年7月6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禾实践队武汉红色专项队正式开始为期三天的暑期实践活动。该活动由2017级英语系辅导员王莉带队组织,外国语学院学生参与。活动第一天,实践队…
美丽乡村我行动,乡村振兴齐宣传
美丽乡村我行动,乡村振兴齐宣传2021年7月19日,实践队到达稍岗镇韦店集村进行美丽乡村拍摄的动员活动。在得到村两委和村民的支持后,实践队员通过与村两委成员沟通、采访村民设计拍摄的内容。最终,实践队员…
建筑与设计学院成功举行“扬帆起航”乡村振兴实践团出征仪式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建筑与设计学院“扬帆起航”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18日上午7点,在慧思楼行知工坊举行出征仪式,指导老师王珍…
寻访“仙草”灵芝,挖掘新兴产业
寻访“仙草”灵芝,挖掘新兴产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红村乡村振兴调研队于7月18日前往商丘市虞城县金隆菇业灵芝产业园,探寻新型农业。走进菌棚,近距离观察灵芝灵芝作为药物已具有悠久的历史,特…
苏州学子三下乡感悟:小手拉大手 共同助力垃圾分类
2021年7月16日,作为“SC童行”团队中的成员,我跟随团队成员们一齐到达苏州市莲香社区,我们早早地到达了苏州善城公益组织会长的办公室的门外,等待与会长商议今天举行活动中的小细节,保障活动的流程安排完整…
走进虞城县委,从政府层面了解乡村振兴
走进虞城县委,从政府层面了解乡村振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红村乡村振兴调研队于8月前往商丘市虞城县人民政府,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层面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工作。据了解,虞城县乡村振兴局(原为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