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共家园 | 【寻觅乡音,品味乡情】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再寻乡音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作者:小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传递着浓浓的乡情。我国幅员辽阔,文化繁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大致包括北方方言、闽方言、吴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等7大类,此外还有众多小方言,林林总总,难以计数。身在异乡时,一句方言便足以勾起对家乡的回忆;回到家乡,方言就变成了最方便的沟通工具。

图1 甘肃兰州“兰州老街”中的方言墙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方言除了扮演交流沟通的角色之外,还参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大城市,方言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因此,小队成员们自发组成了“再寻乡音”实践团队,开展对于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方言使用情况的现状,寻找影响方言使用的因素,探究保护方言的具体措施。

实践的前期工作主要是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实践小组成员首先讨论并制作了问卷。在设计问卷时,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例如,大家探讨了“可能导致消极的方言保护态度的因素”。哈地卡认为,“家长更希望孩子把学习重点放在外语,而不是方言上,缺乏对方言学习的主动性”;唐羽说,“在大的语言环境下,普通话作为通用语使用更加方便易懂”;何淇则认为,“家长希望孩子将来离开小地方接触大城市,更倾向于孩子学习普通话”。经过反复讨论,队员们制作出了侧重于调查不同地区方言使用频率以及对保护方言的看法的问卷,并对问卷做了进一步的宣传和数据的收集整理。

图2 实践团队队员在根据采访情况改进问卷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队员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查。由于疫情影响,队员们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各自的家乡开展调查。为了扩大调查的范围,得到更加可信的结果,队员们随机采访了生活在陕西、河南、河北、新疆等不同省份,以及农村、乡镇、县城、中小城市、大型城市等不同区域的居民,并同步开展线上采访,通过采访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作为补充。

图3 实践团队队员在进行实地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唱秦腔的老人给队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你们看咱这个秦腔,它只有用咱陕西话才唱得出来,换成普通话就不是滋味;要是不留着方言,秦腔就唱不下去了。”当队员们询问到方言的使用情况时,老人说:“除了咱这老人,现在的娃娃们哪个说这方言呀,显得土气。”说完,老人哈哈大笑;笑罢,他又说:“这年轻人啊,也还是要学学说方言!不能忘了根,要不然这秦腔就慢慢消失了!”

图4 实践团队队员在采访唱秦腔的老人

这次采访让实践团队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方言的重要意义。采访结束后,为了进一步体会方言文化中产生的艺术作品的魅力,队员们又集体听了一段秦腔,并观看了郭达老师陕西话方言版朗诵的《将进酒》。这些别具风味的艺术作品给队员们带来了一种别样的震撼,起伏的语调中激荡着独属于老陕的情怀。中华人民所引以为豪的种种文化,不仅仅是秦腔、豫剧、快板、粤剧这样的中国传统戏剧,许多的传统艺术作品,如诗词、民谣等都是以方言为载体进行创作的,它们各有各的韵味,各自传递着乡情。方言并不“土”,方言是诸多传统艺术的根与魂,就像老人说的那样,年轻人也要学学说说方言,不能忘了本,不能失了“根与魂”。

图5 郭达老师陕西话方言版朗诵的《将进酒》

在这段时间的采访中,队员们进一步体会到方言的独特魅力,也明显感觉出方言的消逝。在一些小型城市,方言仍然是“官方语言”;小到市井,大到政府机关,方言仍是最便捷的沟通方式。商贩们用独特的腔调使方言化身动听的顺口溜,而行政人员则将其演绎出庄重的官方用语,让方言迈入大雅之堂。但同时,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方言也正一步一步被普通话取代,曾传遍大街小巷的方言越来越难被听说;不仅是政府工作单位要求“讲普通话”,一些小的店铺也开始使用普通话。而在一些大型的城市,普通话早已成为大语言环境的主流,方言却愈发局限于小群体间的交流,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诚然,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员流动迅速,一座城市往往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假使各用各自的方言,群体之间便难以顺畅地交流,这也是方言难以撼动普通话地位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方言一无是处、只能被摒弃;时至今日,方言仍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创造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艺术经典,传递着涌动在许多人心头的乡愁。因此,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独特的方言文化。

文字:再寻乡音实践团队 张子明 王海欣

图片:再寻乡音实践团队 白晓宇 唐羽 哈地卡·居马贝克 任昊喆 何淇 赵子璇 王海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携手同行美丽金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一揽子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为了助…
安理学子三下乡:入侗乡,寻侗根
为了响应政府关于重视文化传承的号召,2021年7月18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参与实地调研,深入侗乡,寻访族根,切身实地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初入侗乡,看…
攸攸青山外,携手共成长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老师好”,稚嫩的童声伴着一个礼貌的鞠躬,还未走进支教的校园,便给我一个大大惊喜与感动。在这里,灯笼桥村小学,70余名孩子,12名志愿者老师,开启了相互温暖,共同成长的支教之旅。“老师,今天上什么…
西安财经大学星火漫坪队:乡村支教筑童心,星火同聚正青春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茫茫人海中,西安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星火漫坪队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松树坪小学相约,即将共同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去…
军人之魂,永垂不朽
湖北恩施州2021年8月22日(通讯员:魏聪),8月22日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赴祖国大江南北“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湖北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陈家湾村…
18学前教育团支部8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曹诗悦李慧琳)2021年8月21日晚,教育科学学院2018级学前教育团支部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开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主题团日活动,全体支部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开始,主持人清点到会人数,全体成员…
慰问军人,牢记历史
湖北恩施州2021年8月22日(通讯员:魏聪),8月22日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赴祖国大江南北“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湖北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陈家湾村…
化学学院党员先锋实践队首次调研活动顺利展开 ——智勇双全,无畏前行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袁梦婷8月15日,化学学院党员先锋实践队调研组进行了首次调研活动。近日来,多地出现本土疫情,应各地疫情防控要求,此次调研活动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在…
汽院学子三下乡:关注教育、关注贫困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
爱驻夕阳,情暖家乡 ——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调研
当今,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迁,学会用新的眼光观察事物。此外,老年人遇到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的问题,如随迁老人跟随子女搬离原居住地,来到子女工作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