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传递着浓浓的乡情。我国幅员辽阔,文化繁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大致包括北方方言、闽方言、吴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等7大类,此外还有众多小方言,林林总总,难以计数。身在异乡时,一句方言便足以勾起对家乡的回忆;回到家乡,方言就变成了最方便的沟通工具。
图1 甘肃兰州“兰州老街”中的方言墙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方言除了扮演交流沟通的角色之外,还参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大城市,方言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因此,小队成员们自发组成了“再寻乡音”实践团队,开展对于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方言使用情况的现状,寻找影响方言使用的因素,探究保护方言的具体措施。
实践的前期工作主要是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实践小组成员首先讨论并制作了问卷。在设计问卷时,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例如,大家探讨了“可能导致消极的方言保护态度的因素”。哈地卡认为,“家长更希望孩子把学习重点放在外语,而不是方言上,缺乏对方言学习的主动性”;唐羽说,“在大的语言环境下,普通话作为通用语使用更加方便易懂”;何淇则认为,“家长希望孩子将来离开小地方接触大城市,更倾向于孩子学习普通话”。经过反复讨论,队员们制作出了侧重于调查不同地区方言使用频率以及对保护方言的看法的问卷,并对问卷做了进一步的宣传和数据的收集整理。
图2 实践团队队员在根据采访情况改进问卷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队员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查。由于疫情影响,队员们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各自的家乡开展调查。为了扩大调查的范围,得到更加可信的结果,队员们随机采访了生活在陕西、河南、河北、新疆等不同省份,以及农村、乡镇、县城、中小城市、大型城市等不同区域的居民,并同步开展线上采访,通过采访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作为补充。
图3 实践团队队员在进行实地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唱秦腔的老人给队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你们看咱这个秦腔,它只有用咱陕西话才唱得出来,换成普通话就不是滋味;要是不留着方言,秦腔就唱不下去了。”当队员们询问到方言的使用情况时,老人说:“除了咱这老人,现在的娃娃们哪个说这方言呀,显得土气。”说完,老人哈哈大笑;笑罢,他又说:“这年轻人啊,也还是要学学说方言!不能忘了根,要不然这秦腔就慢慢消失了!”
图4 实践团队队员在采访唱秦腔的老人
这次采访让实践团队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方言的重要意义。采访结束后,为了进一步体会方言文化中产生的艺术作品的魅力,队员们又集体听了一段秦腔,并观看了郭达老师陕西话方言版朗诵的《将进酒》。这些别具风味的艺术作品给队员们带来了一种别样的震撼,起伏的语调中激荡着独属于老陕的情怀。中华人民所引以为豪的种种文化,不仅仅是秦腔、豫剧、快板、粤剧这样的中国传统戏剧,许多的传统艺术作品,如诗词、民谣等都是以方言为载体进行创作的,它们各有各的韵味,各自传递着乡情。方言并不“土”,方言是诸多传统艺术的根与魂,就像老人说的那样,年轻人也要学学说说方言,不能忘了本,不能失了“根与魂”。
图5 郭达老师陕西话方言版朗诵的《将进酒》
在这段时间的采访中,队员们进一步体会到方言的独特魅力,也明显感觉出方言的消逝。在一些小型城市,方言仍然是“官方语言”;小到市井,大到政府机关,方言仍是最便捷的沟通方式。商贩们用独特的腔调使方言化身动听的顺口溜,而行政人员则将其演绎出庄重的官方用语,让方言迈入大雅之堂。但同时,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方言也正一步一步被普通话取代,曾传遍大街小巷的方言越来越难被听说;不仅是政府工作单位要求“讲普通话”,一些小的店铺也开始使用普通话。而在一些大型的城市,普通话早已成为大语言环境的主流,方言却愈发局限于小群体间的交流,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诚然,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员流动迅速,一座城市往往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假使各用各自的方言,群体之间便难以顺畅地交流,这也是方言难以撼动普通话地位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方言一无是处、只能被摒弃;时至今日,方言仍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创造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艺术经典,传递着涌动在许多人心头的乡愁。因此,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独特的方言文化。
文字:再寻乡音实践团队 张子明 王海欣
图片:再寻乡音实践团队 白晓宇 唐羽 哈地卡·居马贝克 任昊喆 何淇 赵子璇 王海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