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新近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举家迁移已成当前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流动老人数量不断增长,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2%。随迁老人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如何更好的融入异乡、如何做好随迁老人的继续社会化等问题,正是此次西安交通大学“爱驻夕阳社会实践团队”正在关注并且希望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
图1 卢文浩同学在老年大学采访随迁老人
随迁老人的继续社会化,作为社会融合研究方向的延伸,指随迁老人适应随迁之后新社会环境的心理状况与行为。8月9日至14日,“爱驻夕阳社会实践团队”的九名成员分别在西安、延安、河南焦作、山西晋城等地展开调研。一周以来,队员们有的走上大街,有的走进老年大学和社区,有的守在学校门口等候接送孙子孙女的随迁老人,还有的在菜市场里寻找符合调研条件的随迁老人……经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实践团队对于目前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图2 白晓宇在随迁老人家中进行访谈
“有相当一部分的随迁老人都在家庭中承担着较多家务,偶尔的闲暇时间也常常是独自一人逛街或者坐在自己小区楼下,也很少主动参加社区活动或者社会组织的活动。如果遇到认识的人会主动或者被动寒暄两句,他们选择顺其自然,不会有心去维持社交关系。当然,也会遇到一些性格外向的随迁老人,他们倾向于主动找寻一些事情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在延安地区调研的白晓宇发现,很大比例的随迁老人不会刻意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周围的邻居对随迁老人这个群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总体而言,不论何种生活状况、何种性格的随迁老人都在努力地在新环境中进行着自己的继续社会化。
当谈及随迁老人价值社会化的问题时,白晓宇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调研了13名随迁老人后,她发现学历较高的随迁老人更加认可自己的社会价值,并且认为随迁老人有必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学历较低的随迁老人则会感慨自己的不中用,对自身的社会价值没有概念,从而更关注于过好自己的生活。其中一位方姓的老人这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曾经为这个社会创造了财富,现在虽然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但我们依然有能力并且有些人依然在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我们现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被称为是‘社会的负担’无可厚非,可是生活总要继续,自己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够了,财富也好、负担也好,不过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罢了,不必太在意。”如此豁达的格局应当引起年轻人深思,我们这些后辈倘若有一天也成为了“社会的财富和负担”,我们应当如何自处?我们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继续社会化?
图3 吴彦辰采访社区内随迁老人
队员吴彦辰在与此次社会实践与随迁老人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学历较高的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速度要快于学历低的随迁老人。他从与访谈老人的描述中了解到,学历高的随迁老人可以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上的扫码、出行导航、购物等APP,帮助他们极大便利了生活;而低学历的随迁老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稍弱,再加上没有人教他们使用现代智能设备,给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关于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教育的问题上,不少随迁老人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老年大学或者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学会使用现代智能设备,同时希望这样可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学习与家务、照顾孩子等琐碎问题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吴彦辰最后总结道:“老年大学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式,但帮助这些随迁老人最好的方式还是子女的陪伴,通过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也更有利于他们了解现代智能设备,从而促进继续社会化。”
安土重迁,是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在老一辈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为了晚辈而放弃安定清闲的老年生活,老人的“漂”显得有些无奈,却并不悲情,因为这背后是基于家庭伦理的责任与关爱,值得晚辈的尊重与感激。老话虽说“既来之,则安之”,但如何让随迁老人在异地仍然能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从而让随迁老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爱驻夕阳社会实践团队”想要努力解决并且已经在努力奋斗的事。虽然力量尚小,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希望此次社会实践能引起社会对随迁老人这个群体的关注。每个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不可分割、不可抛弃的一部分,若大家都能把自身的价值最大化,那这个社会必将越来越好!关注随迁老人,“爱驻夕阳社会实践团队”一直在路上!
文字|爱驻夕阳二队吴彦辰,白晓宇
图片|爱驻夕阳二队白晓宇,吴彦辰,王丹,卢文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