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7日晚八点,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医心向鲤 泉心泉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队员有幸与洛江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站站长、2018年 “全国学雷锋标兵”吴丽蓉老师进行线上专访,深入了解吴老师二十二年如一日的志愿工作经历。
采访伊始,吴老师向队员们分享了自己最初与志愿服务工作结缘的故事。“我是1999年由洛江区人事局调入洛江区政协办公室“金秋助学”项目,接手捐资助学有关服务工作,接受爱心人士和政协委员定向助学资金,整理助学对象有关材料,以及每学期汇报受助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等等……可以说是一开始是因为工作关系,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志愿服务。后来的话,更多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比如在周末或是午休及晚上自己的时间来进行相关工作的筹备。”在回忆起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结缘经历,吴老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万事开头难,吴老师也和队员分享了在开展志愿服务时遇到的一些困难。“志愿服务立项后因物料和项目运行所产生的费用,没有资方的支持,就只能自费解决,像交通费基本靠自驾,我的车已经快25万公里了,都是走乡镇的。以前做义诊、助学,去安溪、永春、德化走访,现在去的少。这样就没办法做大,如果有志愿服务项目资金支持就能坚持并持续性进行。”但是,吴老师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因此而受挫、放弃,“我们会去找有资质的、正规的基金会或慈善总会报备合法合规地做。这个就是我和团队们自律自觉地去做,虽然慢一点,但是龟兔赛跑,只要坚持做就能达到目的,用时间换空间。”在吴老师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项项公益项目得以施行,惠及大众。
紧接着,实践队队长曾恒杰继续向老师提问,询问老师关于大学生暑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吴老师对队伍的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个活动很好,大学生身体力行,眼睛看、脑袋瓜想,一群同学一起完成实践活动的计划,可以说基本完成任务,在实践过程中也收获成长。”同时,吴老师也对队伍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大学生们可以更早、更多地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走出象牙塔,走向基层,贴近群众。
采访最后,吴丽蓉老师分享了对于未来工作、生活的期许与展望,“我希望更多的社会组织、爱心人士能和政府多部门联动,一起参与服刑人员子女救助,陪伴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真正为他们做到扶贫先扶志。我快退休了,希望自己最后能下岗,回归家庭、服务家庭。丈夫需要陪他一起老去,女儿需要我陪她一起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